那年那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章 白肌與紅肌,國足救世主,那年那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感謝書友“野象彈波”的打賞,繼續求推薦票和收藏^_^

作為歷史上國內科化足球的主要啟蒙者之一,高軍深知肌肉型別對於運動能力的巨大影響,因此很早的時候就專門測了一下,結果令他多少有些失望,和大多數中國人一樣,高軍的體內白肌的比例小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與紅肌相比,白肌爆發力強、無氧耐力好,世界上的那些有名的快馬幾乎都是以白肌為主、至少也是白肌佔到相當比例的肌肉型別。而紅肌則主要影響無氧耐力和靜態力量,更適於那些對跑動距離要求比較高的位置,例如後腰和邊後衛(注1)。

白肌細胞與紅肌細胞之間不能相互轉換,想要調整比例,只能透過特定的營養和訓練來讓某種自己不需要的肌肉細胞加速死亡、而讓另一種加速分裂增殖,來逐步替代它,但在白肌比例極低、而高軍當時已經12歲了的情況下,這個方法是用不了的,因為在這個年紀上,肌肉細胞的分裂增殖速度已經明顯放慢,白肌細胞的基數太小,就算再怎麼促使其分裂增殖,也不可能產生質的變化了......

雖然有些遺憾,但高軍並沒有就此氣餒,因為他知道,雖然紅肌沒法變成白肌,但是紅肌也分兩類,一類是更加偏重於有氧耐力和靜態力量的慢縮紅肌,還有一類則是可以兼顧白肌和紅肌優勢的快縮紅肌,也叫“粉紅肌”,而這兩類紅肌之間卻是可以相互轉化的。而在這四五年裡,高軍正是抓住青春期加速發育的時機,透過極具針對性的膳食和訓練,將他體內絕大多數的慢縮紅肌都逐漸轉化成了粉紅肌......

雖然“粉紅肌”的爆發力和白肌相比還是有些差距,因此絕對速度所能達到的極限也要差一些,但是足球運動員跟短跑運動員畢竟不同,如果能夠將自己絕大部分的肌肉細胞都轉變成快縮紅肌細胞,基本上也夠用了。

再說,即使是速度型前鋒,速度快慢也不等於全部,郝大炮的百米速度最快時也就11秒3,但是歷史上後來那些百米速度比他更快的國內後輩又有哪個能夠達到他的高度?在高軍看來,對於速度型前鋒來說,百米速度跑進11秒5以內是必須的,因為如果連這個速度都達不到,那麼10米、30米的啟動速度也不可能快到哪兒去,但是再快的話價值就沒這麼大了,除非能夠跑進11秒、甚至10秒6引起質變,但是中國能夠跑這麼快的年輕人幾乎都進了田徑隊,何況也不一定就恰好有足球天賦,這個時空能夠有一個謝文俊已經可以說是老天爺開眼了......

話是這麼說,但是進入2005年後高軍注意到自己速度的進步已經漸趨停滯之後,心中多少還是有些遺憾的。與短跑運動員到了二十四五歲還能提高成績不同,足球運動員只能抽出部分時間進行速度訓練,所以一般來說18-20歲的時候速度就很難再進步了。而高軍因為科化足球的幫助,身體發育狀況已經後來居上超越了同齡球員的水平,所以達到極限要更早一些。

2005年7月份的時候,高軍的速度還沒有達到這個極限,但他自己心裡清楚,繼續進步的空間已經十分有限,估計百米速度的最好成績最多也就能夠達到11秒,還得是手計時,換算成電計時的話,能夠不靠運氣、經常性地跑進11秒3就不錯了......

“如果像小謝那樣是白肌+粉紅肌......”,雖然高軍也有過這樣的yy,但在事實不能改變的情況下,他也只能設法發掘自己的優勢。東方隊進入2005年最艱苦的那段魔鬼賽程之後,高軍漸漸發現粉紅肌也有一個很大的好處,那就是肌肉從疲勞狀態中恢復過來所需的時間要比白肌短得多。

舉例來說,在連續一週雙賽的高密度賽程中,白肌在一場比賽中積累的疲勞是無法在短短三四天內完全消除的,下一場比賽雖然也能踢,但是白肌的能力因為疲勞的緣故是無法完全發揮出來的,並且這種狀況隨著魔鬼賽程的持續會越來越嚴重(雖然可以透過輪換的方法來部分解決,但對個人來說少踢了比賽,對球隊來說,替補跟主力相比,能力上也多少會有些差距。)。

歷史上後來山東隊的澳洲外援麥克格文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體能狀態好的時候速度能夠追上百米速度達到10秒8的穆裡奇,但是體能狀態不好的時候甚至連並非是速度型的隊友楊長遠都追不上,這中間的百米速度差了至少有1秒多,波動也實在太大了......

與之相比,粉紅肌的疲勞消除起來要快得多,因而在賽程較緊的時候,粉紅肌累積的疲勞遠比白肌小得多,比賽越激烈、賽程越緊湊、魔鬼賽程持續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廢物王爺竟是絕世強龍!

孤金

東京喰種:融合斑!開啟無限月讀

文學少女

海涯:寰宇無界

神明絕天通

宇智波的肌肉之神

林青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