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碩迷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5章,這一定不是我寫的文,撲碩迷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零四章

馬德華,男,1945年8月11日生,祖籍山東省武城縣,生於北京,回族,是北方崑劇劇院演員,國家一級演員。馬德華從小就熱愛中國的武術和京劇藝術,14歲便投身梨園,考入中國京劇院學習京劇。1982年,37歲的他加入《西遊記》劇組,歷時6年,成功地塑造了“豬八戒”這個角色,該劇播出,轟動全國,他演繹的的豬八戒形象,既有貪吃貪色、懶惰愚笨這些普通人會有的弱點,而又憨厚可愛,不失忠勇,偶爾耍點小聰明,是孫悟空降妖除魔的得力助手,有英雄的一面,因此他演繹的八戒令人喜愛且難忘,成為難以超越的經典。也因馬德華的豬八戒形象太過經典,使他的演技很難再有突破,所以不管是參加活動還是演小品,馬德華都是以豬八戒的名義出現。2007年在傳奇神話立體電視劇《吳承恩與西遊記》中再次扮演經典豬八戒。

1945年生,國家一級演員,出生于山東省武城縣,

馬德華生活照(20張)

原是北方崑曲劇院演員,1986年央視電視劇《西遊記》中豬八戒的經典扮演者,此外2006年還主演了電視劇《老人的故事》、2007年在傳奇神話立體電視劇《吳承恩與西遊記》中再次扮演經典豬八戒。馬德華在《西遊記》中除了扮演豬八戒(配音:裡坡,王玉立)外,還飾演的角色有:白毛猴、強盜、天蓬元帥、山神,二師兄等。

曾經為自己起藝名叫馬芮(rui),有一次患重感冒,到一家醫院就診。當時看病的人很多,他只好排隊等候。20分鐘後,值班護士在走廊裡高聲叫到:“馬丙!馬丙!”馬芮見無人應答,心想會不會是叫自己?當他走進診室,醫生卻問:“你叫馬內?”馬芮只好將錯就錯地說:“是的。”以免醫生尷尬而不快。診後來到化驗室。化驗完畢,化驗員大聲喊道:“馬苗!誰是馬苗?馬苗的血化驗好了。”繼而到藥房取藥,藥劑師又喊他:“馬茵!”最後到注射室,那位護士小姐拿走注射單就大笑起來:“喲,這個病號怎麼叫馬肉?馬肉同志。該你注射了!”於是一針便扎到“馬肉”身上。正是因為這件事情,馬德華為了讓觀眾不再犯類似的錯誤,將“馬芮”改為通俗易懂的原名“馬德華”。

棄文從藝

馬德華飾演豬八戒

上世紀五十年代,清晨四五點鐘天還沒亮,北京的衚衕裡,一家早點鋪子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忙碌,跟著大人一起起床的還有一個八九歲的小男孩。在早點鋪子旁邊的空地上,就著路燈和早點鋪子的燈光,小男孩開始了每天早上必做的功課——練習武術,從五歲開始,無論冬夏,從未間斷過。於是每天早上,早點鋪旁邊練武術的小男孩成為這條街上的一道風景。

1945年,馬德華出生在北京一戶個體商人家庭,父母都是山東人,早年來到北京經營一家小吃店。馬德華兄弟四個,他排行第三,因為從小便是出了名的淘氣,人送外號“猴三兒”。馬德華的父親年輕的時候就喜歡練武術,後來他也教幾個孩子學習武術。生性活潑好動的馬德華很快愛上了這項運動,一來可以強身健體,二來還可以迎來眾多小夥伴們的誇讚。父親見馬德華練得最用心,就帶他到處去拜名師學藝,參加體校、武術隊等。

除了武術,馬德華還有一個愛好——京劇。鄰居一位老工人沒有兒子,就認馬德華做乾兒子。老人喜歡聽京劇,每個星期,都帶馬德華到朝陽門外的新生劇場去看戲。舞臺上那些穿著五顏六色的戲服、插著旗子、威風凜凜的武角立刻吸引了他,“當時我就喜歡上了,看那個武松就覺得特棒,我回家就把父親給我做的槍都別身上裝武松、扮俠客,那個時候就覺得長大以後我應該做一個行俠仗義的人”。

馬德華(15張)

中學時馬德華進了民族學院附中。在學校裡他仍然是有名的淘氣包“猴三兒”,被老師罰站、找家長是經常的事情。每次找家長都免不了要挨父親的一頓揍。家裡幾代都是商人,父親特別希望幾個孩子能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有學問的人,因此對馬德華的管教也特別嚴格。然而馬德華的興趣點並不在讀書上面,武術和京劇佔了他的大部分注意力。於是初二那年,14歲的馬德華開始和班裡幾個愛好文藝的學生一起商量要考戲校和中國京劇院。

那個時候要考京劇院需要有學校的證明和戶口本,這就意味著擺在馬德華面前的有兩道關:學校和家長。首先學校不希望這些孩子放棄文化知識的學習,馬德華和幾個學生就找到了民族學院的院長,“當時也知道老師說的都對,可是心裡就有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盛世田園之農女大當家

清楓如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