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4部分,大唐雙龍傳 黃易,指環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地信奉佛教,天下將太平無事。可是這永不會變成事實,群魔作祟下,佛道兩門只好聯手抵抗,衛道驅魔。不過鬥爭實有違佛門的理想,所以慈航靜齋每代選拔最出類拔萃的傳人,負起此重責,使空門不用捲入塵俗的腥風血雨去。洛陽的風風雨雨,絲毫沒影響淨念禪宗的寧和平靜。假若來攻的是突厥人的狼軍,當然是另一回事。所以師妃暄肩上的重任,在為萬民謀幸福外,更要為沙門護法。唉!師妃暄!他多麼渴望師妃暄能像上一趟般,正在禪院內靜待他的來臨,他會把心中的矛盾和痛苦,盡情向她傾訴,讓她的明心為他作出指引,可是他卻知道與她再無相見的日子,這想法使他魂斷神傷。石階已盡,徐子陵登上山頭,大雄寶殿前的廣場不見人影,寺內眾僧集中在銅殿前的法場,誦經和敲木魚的聲音填滿山頭的空間。徐子陵收攝心神,負手走進院門。一人徐徐從大雄寶殿步出,走下臺階,神清氣秀,正是淨念禪宗的主持了空大師,他神情平靜,嘴角含笑,似是一心等候徐子陵的來臨。徐子陵心中暗顫,湧起連自己也難以明白的親切感覺,有點像經年在外闖蕩,受盡挫敗的遊子,回家見到親人,生出傷懷想哭的情緒,愣然呆立。了空來到身前,合十微笑道: 子陵你好! 徐子陵苦笑道: 大師才真的是好,小子乏善可陳。 了空低喧佛號,慈祥的道: 子陵請隨我來。 徐子陵跟在這禪門中能回復青春的奇人身後,繞過大雄寶殿,在寺僧雲集的廣場旁步進禪院。晚禱的眾僧像全不曉得徐子陵的來臨,沒有人露出注意的神色。徐子陵不敢驚擾他們的寧洽,到進入兩旁遍植竹樹的石板道,忍不住問道: 大師似是曉得我來訪,對嗎? 了空悠然自若地道: 可以這麼說,適才我在禪室打坐,忽生塵念,忍不住到山門一行,豈知遇上子陵。 經過僧舍後,徐子陵再次踏足兩旁石壁滿布佛像浮雕的甬道,不由受到佛道深幽的特異氣氛影響,洗心滌慮,生出遠離凡塵的感覺。徐子陵輕嘆一口氣,道: 我今趟到此拜見大師,是希望大師為我向妃暄傳話,告訴她徐子陵不但有負所託,還毀諾捲入寇仲和李世民的鬥爭中。 了空低喧佛號,卻沒有出言相責,領他直抵築於崖緣的方丈院,過門不入,踏上右方通往另一竹林的碎石小徑,來到竹林外可遠眺座落地平盡虛的洛陽城高崖處,凝立不動。徐子陵像不敢驚擾他似地小心翼翼移到他身旁稍後處,夜風潮水般拂至,吹得兩人衣衫飄揚。遠方洛陽的***,有種說不出的沒落悽惶。了空淡淡道: 妃暄早猜到會有這種發展,更指出若出現這種情況,肯定非是因你舍不下與寇仲的兄弟之情,而是認為這是最合乎天下萬民福祉的事。 徐子陵一呆道: 妃暄真說過這麼一番話? 了空啞然失笑,灑然道: 佛門不打誑語,子陵以為貧僧誆你、安撫你嗎? 徐子陵歉然道: 大師勿要見怪,只是……唉!只是李世民乃妃暄挑選繼承和氏璧的人,而我卻和他作對,似乎大違妃暄的意旨。 了空微笑道: 和氏璧在哪? 徐子陵愕然以對。了空朝他瞧來,雙目深邃不可測度,寶相莊嚴,語氣平和地道: 解鈴還須繫鈴人。將來的事,誰都沒法預測,我們終是空門之人,難以直接介入塵世的鬥爭仇殺,所以只能挑選有為之士,為我沙門護法。 徐子陵恍然道: 李世民就是妃暄選作護法的人。 了空搖頭道: 李世民只是妃暄認為最能為天下萬民謀幸福者,護法的另有其人,而那個人就是你徐子陵。 徐子陵失聲道: 甚麼? 了空微笑道: 妃暄這決定,在沙門中從沒引起任何爭議,更得寧道奇首肯。子陵得傳真言大師之法豈是偶然,冥冥中自有緣力牽引,是為緣分。有因自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相循,苦海無邊,子陵浮沉苦海,自必萬千煩惱,只要能保持正覺,苦又如何?樂又如何? 徐子陵心中翻起千尋巨浪,自己竟會是妃暄欽選的沙門護法者,究竟是甚麼一回事,一時糊塗起來,千般滋味在心頭。師妃暄太看得起他啦!徐子陵皺眉道: 是否是一場誤會,她從沒有對我透露護法的任何事情? 了空道: 是便是,不是便不是,何勞說話。 徐子陵大惑不解道: 我現在似乎是破壞多於護法,唉!怎麼說才好?妃暄一直在怪我勸不動寇仲退出紛爭,現在我更其身不正的參與鬥爭。妃暄若真曾選我作護法者,曉得眼前的情況後,必會收回決定。她最不想見到的情況正在發生,一旦宋缺北來,天下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太平的日子不知何年何日出現。 了空低喧兩聲 善哉 ,平靜地道: 人世間事錯綜複雜,誰能以微薄的智慧對瞬息萬變的將來作出判斷!我們只能從本心出發,作出選擇,子陵亦只能憑本心行事,其他的不用過慮。子陵為現在的形勢煩惱,只因一統和平的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年代小富婆

笑傲網路

蛇女

璇墨

捉鬼班長

旅遊巴士

無上皇尊

暖暖

官道紅塵

泰山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