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6部分,大唐雙龍傳 黃易,指環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疑惑,為何大明尊教的狼盜崔望,會成為拜紫亭的手下。伏難陀不以為忤的微微一笑,顯示出極深的城府,淡然自若道: 純淨的雨水,落到不同的地方,會變化成不同的東西,卻無損雨水的本源。梵我如一指的是作為外在的、宇宙終極的梵天,與作為內在的,人的本質或靈神在本性上是同一的,所以只有透過對物質、心意、感官、智性的駕馭,我們才有機會直指真如,透過靈神與梵天結合。而駕馭靈神下四重識的修行方法,就是瑜迦修行,舍此再無他法。 寇仲和徐於陵表面雖不露聲色,事實上均感伏難陀說的話極有吸引力,因為他們練《長生訣》的過程,確如伏難陀說的梵我如一殊途同歸,只是沒像他所說般系統化而條理分明。兼之他們曉得換日大法,正是瑜迦修行的一種方式。由此推之,伏難陀極可能是石之軒那級數的高手。烈瑕正要說話,步履聲起。眾人朝大門瞧去,去而復返的可達志神情肅穆的昂然而入,手上捧著個木製長圓筒子。只看他神情,令人感到事不尋常,目光不由落到他手捧的木筒去。他筆直來到拜紫亭旁,奉上木筒道: 剛接到大汗和突利可汗送來的國書,著末將立刻送呈大王過目。 眾人同時動容,心叫不妙。拜紫亭臉色轉為陰沉凝重,雙手伸出接過,長身而起,沉聲道: 敢問可將軍,大汗聖駕是否已親臨龍泉? 可達志直視拜紫亭,緩緩道: 這封國書由敝國國師言帥親自送來,送書後立即離開,沒有透露其他詳情,大王明鑑。 拜紫亭在眾人注視下緩緩拔開來,取出卷子。伏難陀雙目立時精芒劇盛,顯示出強大的信心。拜紫亭露出一絲笑意,開啟羊皮卷細看。廳內靜至落針可聞,人人屏息靜氣,各自從拜紫亭閱卷的表情試圖找出羊皮卷內容的蛛絲馬跡。在沉重至令人窒息的氣氛下,拜紫亭終讀畢這封看來十成有九是戰書的羊皮卷,緩緩捲攏,忽朝寇仲望去,沉聲道: 這封由大汗和突利可汗聯押的信,著我拜紫亭於後天日出前須把五采石親送出城南二十里處鏡泊平原,否則大汗和可汗的聯軍將會把龍泉夷為平地。 尚秀芳 啊 的一聲驚叫起來。寇仲和徐子陵均聽得頭皮發麻。五采石乃拜紫亭立國的象徵,後天日出時正是拜紫亭渤海國立國大典舉行的時刻,這封國書不啻是對拜紫亭的最後通牒,迫他放棄建立能統一靺鞨的渤海國。立國之事,已是如箭上弦,勢在必發,拜紫亭如向突厥屈服,以後休想再抬起頭來做人,遑論要稱王稱霸。更嚴重的是五釆石並不在拜紫亭手上。寇仲和徐子陵下意識的望往伏難陀,前者道: 大王勿要看我,我們今早剛被美豔那妮子將五采石討回去。 拜紫亭厲芒一閃,眼神移往伏難陀。傅君嬙、烈瑕等知情者亦把目光投向這辯才無礙的天竺魔僧,看他如何反應。
第四章 四面楚歌
(下載小說到雲軒閣 。yxg。cc)
伏難陀仍是那從容不迫的神態,微笑道: 兩位可汗志不在五采石,而在大王。 轉向可達志道: 對嗎? 徐子陵和寇仲交換個眼色,均看出對方心內對突利的不滿。大家本是兄弟,在決定這麼連串的重大決定,先是與頡利修好,現在又揮軍來殲滅後天立國的渤海國,竟對他們兩人一句話都久奉,累得兩人夾在其中,既不忍見泉城生靈塗炭,又隨時有被拜紫亭加害的危險。拜紫亭脊一挺,露出霸主不可一世的神態,仰天長笑,道: 既是如此,有請可將軍回報大汗,五采石並非在我拜紫亭手上,恐難如大汗所願。 可達志轟然應道: 好!末將會將大王之言一字不漏轉述與大汗。 轉向尚秀芳施禮道: 秀芳大家請立即收拾行裝,我們必須立即離開。 寇仲和徐子陵立即心中叫糟,以尚秀芳憎厭戰爭暴力的性情,怎肯接納可達志的提議。果然尚秀芳幽幽一嘆道: 今趟到龍泉來,是要為新成立的渤海國獻藝,未唱過那臺歌舞,秀芳絕不離開。可將軍請自便。 可達志露出錯愕神色,他顯然不像寇仲和徐子陵般瞭解尚秀芳,目光掃過在她身旁面有得色的烈瑕,欲言又止,最後再施禮道: 末將必須立即大王的話回報大汗,稍後再回來聽候秀芳大家的差遣。 拜紫亭似乎一點不把突厥大軍壓境一事放在心上,漫不經意的道: 可將軍若要回來見秀芳大家,最好選在白天的時間,因為由今晚開始,龍泉將進行宵禁,即時生效。 宗湘花嬌叱一聲 領旨 ,轉身便去。由此刻開始,龍泉將進入戰爭狀態!寇仲和徐子陵心中劇震,拜紫亭突竟憑什麼不懼在大草原縱橫無敵的突厥狼軍。可達志亦露出疑惑神色,拜紫亭現在的行為,等若公然向頡利和突利的聯軍宣戰,他恃的是什麼?他深深看拜紫亭一眼,點頭道: 縱使未來要和大王對陣沙場,但末將對大王的勇氣仍非常佩服。 目光掠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