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達魔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部分,流血的仕途:李斯與秦帝國(終結卷),泰達魔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慘重。尉繚著《尉繚子》,提倡兵不血刃,鼓吹仁義之師,天下的將領,有幾人沒有讀過《尉繚子》?在六國的軍隊中,就有不少將領皆是尉繚的信徒,奉以為師。這意味著什麼?難道僅僅意味著,不管尉繚走到哪裡,都不愁沒人包吃包喝包住包玩嗎?當然不是。這意味著,尉繚他已不再是一個人,而是一面旗幟,一面深入人心的旗幟。尉繚,就是仁義之師的象徵!一旦尉繚能為秦所用,其意義和號召力自然不難想象。得其人勝得一國,誠非虛也。”

李斯所說,嬴政自然也曾想過,不然他也不會對尉繚一直謙恭事之。尉繚的價值,嬴政早洞察於胸,只是一時被怒火矇蔽而已。經過李斯這一番重複和提醒,嬴政漸漸冷靜下來。是啊,只要尉繚他能留在咸陽,哪怕從此一計不獻,一謀不出,成天行屍走肉,山吃海喝,但只要有他這尊菩薩供在那裡,對秦國來說,就能得到莫大的好處。尉繚對六國將領的影響自不消多說,對六國的老百姓而言,尉繚所提倡的“兵之所加者,農不離其田業,賈不離其肆宅,士大夫不離其官府,故兵不血刃而天下親”的戰爭理想,就象“盼闖王;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一樣,簡單到讓人一聽就懂,從而心嚮往之。至於供起尉繚之後,一旦形勢需要,也大可拋開尉繚的學說,陽一套,陰一套。

嬴政道,“寡人曾欲拜尉繚為上卿,遭拒。尉繚似不願為秦所用。”

李斯搖頭道,“上卿之位,太卑。”

嬴政奇道,“比上卿更尊,難道相國不成?”

6、火中取粟(2)

李斯道,“相國自有宗室二君為之。臣以為,欲留尉繚,當以國尉授之。”

嬴政大驚道,“廷尉戲言乎?廷尉可知,國尉一位,自武安君白起之後,一直虛待至今,以其位太尊而不得其人故也。今以國尉之位,輕易授予尉繚,一旦尉繚再次拒絕,則我大秦顏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借蝶殺人:蝶葬

打死也不說

黃帥心語

九十八度

大神夫人狠彪悍!

巴喬的中場

誰讓這小子契約雙胞胎校花的?

夢見星辰s

卷死後他穿成了天才兒童!

懷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