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微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廣陵侯,嬌奴兒,醉酒微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嬌奴兒》最快更新 [aishu55.cc]
即將天明,又是新的一天了,董遠再次集中兵力發起猛攻,大有破釜沉舟之勢。
城牆上的箭簇已被耗盡,少了威脅的兵卒一擁而上,採用搭人梯的方式往上爬,高銘等將領率人守在牆頭,見人就砍。後方升火燒油,一瓢瓢往牆下潑,但沒多久火油也用盡了。
敵人仍是源源不斷,董遠的人馬呈現碾壓式的優勢,兼之採用這種人海戰術,小小勾容縣註定抵擋不了多久。
“都尉大人,東邊開了個豁口!”
前方傳來佳訊,董遠急忙策馬上前檢視,果真遙遙望見城牆東側那裡呈現出頹勢,已經有兵卒爬上去了。他大喜:“速速調集人馬,從東邊突破!”
殷宗也一直在城牆上殺敵,橫刀過去放翻幾個嘍囉,趁這個空隙他踩上牆頭,極目遠眺,見遠處似有黑雲翻湧,而近處廝殺酣戰兇猛激烈,儘管士氣不減,但終究是筋疲力盡、人困馬乏。
他收刀換弓,搭箭拉弦,對準了被護在中央的董遠。
瞄準,鬆手。羽箭彈射飛出,以開山破石的威力朝著目標奔去。
當董遠聽見破空而來的箭聲,下意識低身閃躲,但箭比聲快,他仍被這支箭刮破了腦門,頭盔也掉了。
緊接著第二支箭直接瞄準戰旗,一箭折斷了旗杆。主將的旗幟一倒,瞬間軍心動搖,加上董遠披頭散髮滿臉鮮血,手下的兵卒們都惶恐起來,好些人楞在原地不知所措。
董遠頂著滿頭血跡,狀如惡鬼,揮舞兵器驅趕這些下等兵卒繼續進攻,心想破城就在眼前,萬萬不能功虧一簣,他只要一入城就把殷氏小兒斬於馬下……
忽然之間,黑塵滾滾,地動山搖,起先交戰的兵士還以為是發生了山石崩塌的天災,待到旌旗入目,吶喊震耳,才驚覺後方來了眾多精甲騎兵。
方才在城牆上一直東躲西藏的東方樞見狀急忙冒頭,上前挺胸放聲道:“我軍援兵已至,董賊還不束手就擒!”
援兵?哪裡來的援兵?
不止普通兵卒吃驚,連董遠也一臉驚駭。揚州五郡,屬會稽郡兵馬最多,並且都在他手裡,即便殷宗貴為大司馬,緊急之時可自行調兵之令,但當初他是赤手空拳入的揚州,就算十萬火急地發函出去也不可能這麼快就調到兵馬。
那這支裝備精良的騎兵到底從何而來?
援軍一到,戰況瞬間扭轉,把董遠及其人馬圍得水洩不通,大有甕中捉鱉之勢。只見一發色迥異,碧眼白膚的異族少年一馬當先,抽刀在手神情飛揚,衝著城牆上喊:“我去砍姓董的頭,你把玉獅子給我!”
“小狼崽子都這麼大了。”東方樞笑眯眯,拿胳膊肘拐了一下殷宗,“人家成天惦記玉獅子也怪可憐的,不過是匹馬,你就送他嘛。”
殷宗沒有理他,居高臨下,寥寥幾語決定生死。
“繳械投降,可免死罪。”
“負隅頑抗,就地正法。”
他高高在上,視眾生如螻蟻。
“是生是死,任隨爾便。”
……
勾容縣鬧出的動靜在數日後終於傳到了京中。時節入深秋,京城變得寒冷蕭索,百姓們紛紛忙著囤炭製衣,而達官貴人們則換上衾裘,依舊雍容華貴。宮裡有處石渠閣,乃是皇室藏書之地,存放典籍萬卷,此閣周圍以磨製石塊築造成渠,渠中導水圍繞四周,故而得名。
外面秋風瑟瑟,閣內卻暖意融融,只見沿牆擺置數個三足圓肚的銅爐,裡頭燒著最上等的銀絲炭,不僅沒有一絲煙嗆,甚至還散發出淡淡的沉水香氣味。屋內高大沉重的書架上堆滿典籍書卷,隱約可聞翻閱的聲音,除此而外,此處靜謐得詭異,垂首而立的侍從有十數人之多,卻連他們的呼吸聲都聽不到。
一個小黃門弓腰徐行,沒有露出一點兒腳步聲,直到走至一座書架前,垂首恭敬,“啟稟丞相大人,中常侍求見。”
從架子後方走出來一位身材偉岸的中年男子,生得不怒自威,蓄有美髯,正是丞相竇慶。這般天氣,他僅著一件單衣,赤足踩地,不修邊幅但仍顯得威儀堂堂。
竇慶依舊看著手裡的書,頭也不抬,“宣。”
小黃門得令出去,片刻後引一人入內。此人身著圓領緋衣,面板白皙面容俊秀,看似將將入朝為官的世家兒郎,實則一名宦官。他叫唐蘅,日常隨侍皇帝左右,是負責傳達詔令的天子近臣,並且因為深得今上喜愛,竟破例獲封汝陽侯,邑一萬三千戶,是京中名副其實的御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