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木悠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一、文化愛心【一】,奈何無以言表,榛木悠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院的,有福利院的,有兒童醫院的,有希望小學的。
“你看這些幹什麼呢?”
“我們剛剛更新了系統,想發繪本。”
“你這是要賺孤兒的錢?”
“你說這話上心了嗎?”
“沒……不就是不知道你要幹嘛唄!你自己也知道,不賺錢只撒錢的事兒,你幹過幾回?別跟我說你這是單純獻愛心!”
“的確不會賺福利機構的錢,也的確是想撒錢獻愛心,只不過你說的也對,並不是單純地撒錢。”
“我就知道!你怎麼想的,說來聽聽?”
“我想開設松苗基金會,對這些孩子進行文化愛心投資。”
“那怎麼做到不單純撒錢呢?”
“icrelief聽說過嗎?”
“沒有,是什麼?”
“英國一個80年代開始的慈善機構,最近英國那邊的分公司在參與,我看了一些報道,覺得很有意思,就查了一下。”
“哦?獻愛心高慈善不就是捐錢嗎?有什麼有意思的?”
“聽這個名字就應該覺得挺有意思的,果不其然!icrelief:搞笑慈善基金!”
“怎麼搞?”
“我先問我們國內全員參與的慈善募捐是怎麼弄的?”
“就是每個人定向定量捐一筆錢唄?”
“對,就像結婚奔喪出份子錢,不管你有沒有能力,有沒有錢,你都得出,不出就遭人口舌,是不是?”
“好像說得差不多。”
“你捐錢的時候愉快嗎?有成就感嗎?”
“沒!覺得煩!”
“但是他們現在搞得那些,卻是很有意思,而且那些員工自主自發,連社會民眾都全員參與。而且很開心,你知道怎麼做到的嗎?”
“捐錢還開心?”
“嗯!我問了一個英國在職的員工,他說慈善在英國是一種生活態度。不在乎出多少錢,在乎的是上心,是樂意,是愉快地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你越說我越覺得迷糊!具體來點例子?”
“就拿這個‘搞笑慈善’來說吧!他們有一個員工提出,每個人捐一筆幾塊錢的小數目,為期一週,達到兩百塊,他就在影片裡現場剃光頭。
“結果大家都想看他剃光頭,一個星期捐款達到500多!喏!給你看影片!”
穆林接過手機,看著影片就笑了,這人胖得一團肉,剃了光頭就一肉球,好好玩!
“笑了吧?這就是搞笑的結果!一邊做搞笑的事,一邊籌納慈善捐款。
“這剃光頭的人可是一分錢沒出,出的是用自己的舉動娛樂別人的行為而已。而捐錢的人就很樂意,因為捐錢像是買票看別人的熱鬧,捐得舒心。
“因為付出的同時,他們也有得到。付出的只是幾塊,十幾塊錢,得到的是開心一笑。”
“慈善還能這麼搞?”
“不止,還有點心販賣。一些手藝好的人,會烤一些美味可口的糕點什麼的,不明碼標價,只說一塊錢,兩塊錢一個打底。
“員工在早茶、午休、下午茶的時候,自己挑選喜歡的糕點,丟幾個硬幣在捐款箱內,就可以享受美食。
“付出的是一兩塊錢,得到的是美味糕點,受益的是慈善機構。因為吃到了美食,所以這款捐得也很開心!而那個做糕點的人,付出的,只不過是一袋麵粉,一些配料的錢,還有時間而已。”
“被你越說我就越感興趣了!還有別的啥?”
“諸如此類的多得呢!還有一種,就是消費募捐,這個是很多大公司會採用的。
“比如一個品牌,在活動期間,每銷售出一個產品,就會將這個貨品利潤之中的2分錢算到慈善募捐裡。如果銷售出兩百萬件產品,就有四萬捐給慈善機構。
“產品不抬價,而買產品的人,在看到同類產品,就會因為可以支援慈善事業,而選擇該產品。
“一方面該產品通常會因為參與慈善而銷售量大增,在增加了慈善募捐的同時,增添了利潤,可謂雙贏!並且消費者也因為參與了慈善,得到心靈的滿足,雖然他們沒有比平常多出一分錢。”
“還能有這樣的騷操作?”
“嗯,每兩年一度的‘搞笑慈善’,收益達到幾千萬英鎊!”
“哇塞!學到了!”
“很神奇吧?”
“那你打算怎麼弄呢?”
“我打算主攻文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