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亂世迴音:在東周列國裡胡亂穿行,江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封神榜》中被周武王以禍國妖女之罪處死;褒姒在犬戎入城夫兒俱亡後做了番婆,後在諸侯勤王時被犬戎主拋棄,自縊而死。

所以,一意逢迎其實是飲鴆止渴。

也許,她們早已看到了結局,只是沒想到結局來得如此迅速。

也許,她們早已知道自己會成為繼夏之妹喜後“紅顏禍水”的又一例證。“赫赫宗周,褒姒滅之”,她們沒想到的是,後世的道學家們會把亡國之罪一股腦地全扣在女人頭上。

如果可以回頭,我想,本來善良仁慈的妲己再也不會選擇宮廷,傾城傾國的褒姒也只想回姒大家做個乖乖女吧。就做個世俗女子,也許她們可以不受任何驚擾地靜靜老去。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六章 玩不轉的左手江山右手美人

本來,頭腦裡冒出的是“我為卿狂”,卻終於想用“搏卿一笑”作標題。笑笑,如此遲遲疑疑遮遮掩掩,似乎倒不如故事裡的周幽王爽快。

“入暮晴霞紅一片,尚疑烽火自西來。”據說褒姒性不喜笑,但“一笑有百二十種媚”。幽王“嬖愛褒姒”,為搏美人“其笑萬方”,乃“舉烽火”,導演了那場足以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的空前絕後的軍演party。只是幽王忽視了這貼“搏笑秘方”的時效性,其後又“數舉烽火”拿諸侯開涮。你想,諸侯們不僅沒有出場費,連服裝費旅差費都得回自家單位報銷,沒當場發難已經算給面子了,哪還有興趣反覆應召啊。最後,“舉烽火徵兵”而“兵莫至”,幽王被殺於驪山下,成了西周的終結者。

後人說:幽王遺恨沒荒臺。幽王被犬戎主一刀砍死,我們已無從得知他死前那一刻的真實想法了。不過,以常情揣度,幽王也許會有一絲後悔的。如果早知道要以身死國亡作為“搏卿一笑”的代價,幽王大概是不會唱這出“我為卿狂”的。就算一定要看到褒姒那美豔絕世的笑容,估計他也會再找幾位策劃大師來做這個專案,而不會把虢石父的方案當作唯一的選擇。

那麼,幽王到底有沒有“遺恨”呢?

如果幽王不愛江山只愛美人,如果幽王只看重“愛卿一笑,百媚俱生”,如果烽火之戲真是為了愛情,那麼,“遺恨”也許便不會有吧。即使有恨,他也不至於在地府捶胸頓足泣涕皆下。一個沉浸在愛情裡的人,心裡還能裝下多少恨呢?

可是這很值得懷疑。愛情是存在的,愛情也是美麗的,但相信愛情並不等於相信幽王與褒姒之間也一定有愛情。

愛情是一件華美炫目得誰都想穿的外衣,所以人們總喜歡因了美好的願望而渴盼它的存在;有時,它就像皇帝的新衣,誰也不願輕易拆穿這個謊言;甚至有的人會為尊者諱為聖者諱而精心製造出一場子虛烏有的愛情來。

《史記》對這一次的“愛情”有過這樣的輕描淡述:三年,幽王嬖愛褒姒;後幽王得褒姒,愛之;(褒姒乃大笑。)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而馮夢龍說:幽王自從得了褒擬,迷戀其色。二者比較,其實小說家言更為可信。想當日初見,“幽王抬頭觀看:姿容態度,目所未睹,流盼之際,光豔照人。龍顏大喜。——四方雖貢獻有人,不及褒姒萬分之一。”褒姒只是一個被獻入宮供幽王淫樂的女子,幽王眼裡,也只有褒姒的“目秀眉清,唇紅齒白,發挽烏雲,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傾國傾城之貌”。後來驪宮被圍,“幽王與褒姒唬做一堆,相對而泣”,他連“褒姒褒姒奈若何”之類的深情言語都沒有,更別說為“愛卿”而戰的英雄行為了。此時的哀泣,完全與愛情無關。實際上,幽王是一個“暴戾寡恩,動靜無常”且“耽於聲色”“不訪賢才而訪美女”的人,其所愛者只是媚人之笑炫目之色。誰漂亮就愛誰,這只是高荷爾蒙含量的表現。用千古第一情種萬世第一花痴來形容幽王,簡直是對這兩個詞的侮辱。

且不管他們有沒有愛情,人們更應該注意的是:褒姒一笑,百姓皆哭;幽王千金買笑,隨笑而至的卻是西周的崩盤。

愛美人是男人的共性,貴為天子也不免,只是代價也因身份的不同而不同罷了。村夫村婦大不了毀其一身一家,貴為人主者卻可能造成伏屍千里天下白骨。輕巧點說,這是家事與國事的關係;嚴重點說,這是一兩條命和千萬條命的關係。

可惜人們偏偏喜歡聽“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故事,殊不知執權柄者一旦愛了美人,便大多亂了江山,把子民推進水深火熱中。即使“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的紂王“好酒淫樂,嬖於婦人”後也只能“登鹿臺”“赴火而死”;即使“勵精政事”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年代小富婆

笑傲網路

蛇女

璇墨

捉鬼班長

旅遊巴士

無上皇尊

暖暖

官道紅塵

泰山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