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天官,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爹聽了難受。” 虎頭使勁點點頭,道:“完、了……” 這意思是告訴道痴,他已經哭完了,沒眼淚了。 道痴便不再耽擱,抱著木魚出了西廳。 王福安見狀,忙迎了過來,道:“小師父這是?” 道痴道:“誦經。” 雖說兄長走前有吩咐,出了請道痴吃茶用齋飯之外,其他的等他回來再說。 可這回道痴開口,王福安也不好攔著,便叫人在靈前鋪了墊子,請道痴入座。 不管是王家本家之人,還是外面的弔客,這會功夫多多少少都打探出來,這小和尚是從西山下來的,少不得帶了幾分好奇望了過來。 道痴只做未見,衝著王老爹的靈柩做了個合十禮,而後盤腿坐在布墊上。 隨著“咚咚”的木魚聲起,道痴嘴唇微動:“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爾時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及大菩薩摩訶薩,皆來集會。讚歎釋迦牟尼佛……” 一串《地藏經》出來,旁邊的人不由都愣住。 《地藏經》是白事上最常聽的經文,聽著並不稀奇,稀奇的是,道痴誦經的語速,不與時下相同。 又清又快的誦經聲,伴著木魚聲,似是成了梵樂,引得人情不自已側耳聆聽。 佛經本就晦澀難懂,靈棚內外的人卻不由地聽入了迷。 院子裡靜寂下來,跪著的也好,坐著的也好,都身體前傾,全心地聽著誦經…… 半個時辰,彷彿眨眼而逝。 當誦經聲止住,眾人緩過心神,才發現自己方才太入迷,支楞著脖子,這會兒已經僵了。 大家望向道痴的目光,多帶了敬重,再也無人因他年幼而小瞧。 道痴已經起身,轉身走向西廳。 一是為動彈動彈腿腳,二是要吃口茶潤潤嗓子。 一口氣誦完一部經,他只覺得口乾舌燥。 院子裡又有了說話聲,王福安進來,後邊跟著兩個後生,抬著桌齋飯上來,請道痴受用。 道痴早飯用的早,這會兒腹中空空,便也不客氣,道了一聲謝,便淨手在桌邊坐下。 道痴用了齋飯,又歇了半刻鐘消消神,方再次到靈前誦經。 這會兒不等他開始,四下裡便都息了聲,都安靜地聽他誦經。 道痴十一歲,還沒有變聲,清脆童音,與木魚聲夾雜在一起,聽得大家再次走了心神。 不知不覺,半個時辰又是眨眼而逝。 道痴再次起身回西廳,一刻鐘後轉回出來。 一遍一遍,一遍一遍,院子裡人越聚越多。 來的客人捨不得走,新的客人又至。 南廳、東廳雖都設了奉茶處,可大家已經頂著烈陽,在靈棚裡安坐。 似乎聽著這誦經聲,心裡都跟著清淨了,絲毫不覺暑熱…… 道痴垂下眼簾,亦是全身心誦經。 他誦了六年經,今日卻是最虔誠。 雖說他向來對鬼怪神佛之說不以為然,可此時此刻,他卻盼著菩薩真的聽到自己的誦經聲,將功德回到善良慈愛的王老爹身上。 王老爹撫養照看他數年,他能為王老爹做的,除了照看虎頭之外,也就只有這誦經百遍…… 院子外,王福平已經騎馬回來,後邊跟著兩輛馬車,還有些青衣僕從。 王福平翻身下馬,看著自己門口烏泱泱地站滿了人,動也不動,跟站門神似的,不由愣住。 聽到木魚聲伴著誦經聲,王福平心下了然。 旁人聽著這快誦稀奇,王福平卻是在山上聽過的。 那兩輛馬車亦都停下,王福平走到第一輛馬車前,躬身道:“老太爺,小人家到了。” 後邊馬車裡的人已經下來,是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面白有須,相貌儒雅,穿著青色素服, 走了過來。 王福平見狀,忙退後一步,讓出地方。 中年人衝他微微頷首,而後畢恭畢敬地掀了車簾,攙下來個鬚髮花白的老者。 王福平見自家大門都被人堵著,忙要喚人讓地方,卻是被老者開口止住。 老者已經聽到這迥異於常的誦經聲。 就連那中年人,也不知不覺中被誦經聲吸引。 王福平不敢高聲打岔,可也不好就這麼讓兩位貴客在大門外站著,忙上前小聲招呼鄉鄰讓開。 須臾功夫,大門口到靈堂之間,就讓出一條空道來。 王福平抹了一把汗,躬身伸手請貴客進門。 在木魚聲中,老者與中年人走進院子,走到靈堂前。 看著地上坐著的小小身影,老者的視線落到他的光頭上,眼中閃過幾分詫異。 他掃了旁邊的中年人一眼,那人卻聽得入迷,渾然不覺。 老者幽幽地嘆了一口氣,望向那小小背影,不自覺地露出幾分憐惜……
………【第四章 蓬門突有貴客至(求推薦票、收藏)】………
嘴裡誦出《地藏經》最後一句,道痴緩緩睜開眼睛。 尚未起身,他便察覺到身後異樣。隨著誦經聲止,靈棚裡的寂靜立時被打破,各種請安聲。 “是老太爺……” “小人見過老太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