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部分,讀大學,究竟讀什麼?,撲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無它,一是沒錢,二是不懂技術……不關心技術,關心的是技術有多簡單。”由此可見,利用網際網路創業的技術門檻並不高。

我大學學的是政治,對計算機一直非常反感,大一考Foxpro的時候我還是複製了別人的程式才勉強得以過關。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後來進入IT行業從事策劃工作並擔任專案經理,也並不影響我現在投資網際網路行業。計算機程式我一行都看不懂,但是我卻可以策劃一家網站並保證賺錢。既然我這樣一個原本非常排斥計算機的人都可以做到,我想每一個大學生應該都可以做到的吧。

網際網路可以讓你用別人百分之一的努力獲得比別人多一百倍的財富,但是這只是一種可能,並不是每一個人貿然涉足都可以如此風光。有很多人透過網際網路一夜暴富,也有很多投資網際網路的人血本無歸。有一些網站投入了幾百萬做宣傳推廣,但過一段時間以後仍然銷聲匿跡了。聯想投資FM365可謂是一個典型。所以,大學生在考慮自己畢業以後的創業規劃時,一方面應該充分認識到蘊藏在網際網路世界的無限商機,同時不要鑽牛角尖,不要吊死在這一棵樹上,更不要貿然涉足。如果你貿然地一腳踏進去,可能當你知道深淺的時候已經淹死了。畢竟,機遇從來都只垂青有準備的頭腦。

為伊消得人憔悴

網咖:血淋淋的黑洞

將網咖比喻成血淋淋的黑洞,這肯定是很多大學生不能接受的。事實上這也遠非我的本意。每次公安部嚴厲打擊黑網咖、整頓Internet的時候,我更多的不是從保護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角度去理解,而是習慣性地從別的某個方面去考慮。網咖固然有諸多不好,但我一直覺得立法部門和執法部門對網咖和網站的整頓有點兒矯枉過正,甚至有點兒因為有人用菜刀殺人而禁止買賣菜刀的味道。事實上我們的人民政府完全可以花更多的精力去打擊盜版、維護社會治安或者整頓紅燈區,這絕對比查封一家網咖或者一個網站更符合“三個代表”的要求。

儘管如此,我仍然想專門談談網際網路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最直接的原因是偶然看到了這樣一則新聞:南京理工大學學生會調研部組織了一次徵集活動,主題是“離別的溫情”,請即將離去的畢業生們給在校的學弟學妹們一句忠告。有不少畢業生態度鮮明地表示:“少玩遊戲多看書,多去自習少上網。”這也是排在前列的忠告之一,而且有幾份寫得十分震撼,其中一份問卷用3行大字跨越了問卷設計的6行空格,赫然寫著:“血淋淋的教訓:黑洞——網咖!拒絕它吧,未來的兄弟姐妹們。”

無獨有偶,南昌市的一些高校也組織了類似的活動。很多即將畢業的同學都說出了這樣的話:“網咖是黑洞,遊戲是鴉片,千萬別去碰。”畢業於江西農大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小林是個網路遊戲高手,他除了大一時認真上課外,其餘時間大多泡在網咖裡。他把星際爭霸、傳奇、CS等遊戲玩得出了名,網咖也經常給他留座位。但他付出的代價是:錢包癟了,全花在了網咖,學費卻交不起;幾乎門門功課要重修;學位證拿不到,如果不交齊學費的話,畢業證也成問題。面對這樣的情形,畢業前夕,他經常會把“網咖是黑洞,遊戲是鴉片”這句話掛在嘴邊,似乎是自言自語,又好像是勸誡他人。

在這些畢業生悔恨不已的同時,又有多少人正在義無反顧地走上他們曾經走過的路?一年以後他們的學弟學妹當中又將有多少人重複他們的悔恨和遺憾?

雖然法律明文規定,在學校周邊200米以內不得開設網咖,但是,網咖最密集的也正是在這個區域範圍之內。很多大學已經被網咖層層包圍,甚至學校裡面也有了不少通宵營業的網咖。在哈爾濱,有記者發現哈工大、復華小學附近的一條小街上,不足100米的距離竟有十幾家網咖。我想這名記者實在是少見多怪了,這種“繁榮昌盛”的景觀在全國哪一個地方不是司空見慣呢?

儘管網咖數量如此壯觀,可幾乎大學附近的每一家網咖都生意興隆,到了週末想上通宵可能還要提前預定。這麼多人趨之若鶩地沉迷於網咖,究竟在網際網路上做些什麼事情呢?必須承認,有一部分人只是用適當的時間在網上查詢學習資料,瀏覽一下時政新聞,收發朋友間的電子郵件,或者在一些嚴肅正規的網站和論壇裡瀏覽文章或發表感慨,這些都是無可厚非的,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網咖裡的大學生有幾個人只侷限於上述這幾項活動呢?

事實上,網咖裡的人大部分都是在做這樣三件事情:玩網路遊戲,與網友聊天,看色情網站。這已經被公認為網咖的“三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少年紅顏

圈圈

莫名其妙的穿越

知恩報恩

最強近身特種兵

寒如夜

宋賊

雨來不躲

請問今天可以和我結婚嗎?

白淵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