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再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部分,陸離記,莫再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聲中。他回身接了漪漣一把,對負責押送的官兵喊道,“前面是晚楓鎮,先避過這陣風雨再作打算。”
官兵扶著頭盔陸陸續續跟在後面。
他們舉步艱難,好不容易趕到晚楓鎮,又是一片陰霾壓頭而來,眼看將要迎來更加猛烈的攻勢,他們趕緊尋了一家客棧歇腳。此時,還是午時。
關上窗門,將風雨的怒吼擋在外邊,耳畔總算不再那麼嘈雜。
漪漣的包袱全溼了,油紙傘的傘架也被吹歪。她向店家的女兒買了身乾淨的衣服換上,用柔軟的棉布慢慢吸乾頭髮上的雨水。直到柳文若進門,一聲巨雷轟向在屋頂,她放下手中的布任頭髮披散著,“老天好像不願我離開落中。”
柳文若翻下一條長板凳坐下,“落中風雨交加,回去為好。”
“可惜瞧這雨勢,今日大約走不了。”漪漣不知是喜是憂,她急迫想見阿爹,卻也有些舍不下的事或人,“幸好目前走得不太遠,等雨小了,你趕緊回去,別跟我受罪。”
柳文若道,“在下奉命送你回陸華莊。”
“有官兵夠了。”
他非常堅持,“這是姨父的意思。”
漪漣抿抿嘴,無話可回。
說起來與柳文若相識的時間不算短,可對其人不甚瞭解,只有個謙恭斯文的印象。他與人交往隨和,卻有意無意保持著一段若即若離、不鹹不淡的距離,所以很難摸清他的想法和心思。尤其是在太師府時,幾乎日日相見,他還能‘獨善其身’,漪漣覺得很不可思議。
“你對君瓏一直這樣百依百順?”甄墨的一來一去絲毫沒有改變他對君瓏的好。
柳文若一笑溫柔,“人總歸有信仰。”
信仰?
漪漣撓了撓還半溼的頭髮,不明所以。人與人之間,還是家人之間怎麼會用上這個詞?
柳文若意識到她的疑問,轉開話題,“陸華莊有刺殺皇帝之嫌,按律是該將你關押地牢,姨父卻提出讓你回莊,不知幕後策劃之人會否再有行動。”他坦言,“這一路應該不會簡單,你千萬多留心眼,飯食一律用銀針驗過,晚上不要睡得太沉,就連這幾名官兵你也要防備。”
漪漣起了一身雞皮疙瘩,“是說有人會害我?”
同一時刻,蘇樓內,風雨滿樓。
戚婆子陪同蘇曜窗邊看雨,不料雨勢太大,直擊窗臺飛濺進來,瞬間溼透衣襟。
她不急不惱,慢慢將窗門合上,“天降甘露,神明垂憐,此乃吉兆。”她幽幽道,像自言自語,“這場雨一時半會停不了。”說罷,推著輪椅徐徐行離窗邊。
蘇曜呆愣的坐在輪椅上,目不瞬,身不動,不知聽沒聽見戚婆子的這幾句話。
第九十七章 禍起蕭牆
行宮裡的殿宇在風雨中陸續燃起燭火,蓬萊殿也不例外。乍一看,白晝如黑夜。
君瓏站在落地燭臺旁,手持銀箸撩撥燈芯,“是不是有誰招了?”他問前來複命的官兵。
官兵單膝跪地,腦袋低垂,“全招了。”
搜宮之後,統共抓了十九名可疑之人,其中有前兩日被永隆帝偷偷藏進宮的良家婦女,也有新入宮被誤抓的宮人,可笑的是居然從麗妃的床底下扯出了一名男寵,這下正好,直接把兩人一起搭進去上刑。
“周大人將十九名嫌疑人與宮門出入名冊核對,排除誤抓的一干人等,還剩三名疑犯。經過一番審訊,三名全部屈打成招,周大人的意思是,不可信。”
君瓏道,“換句話說,你們沒有找到刺客?”
官兵把頭又垂低一分,“……是。”
“上千禁軍竟然搜不到半點蛛絲馬跡?”
君瓏輕飄飄的聲音十分滲人,官兵努力尋找哪怕一句說詞為自己開脫,“有件事,有件事不知能不能說……”
君瓏半真半假道,“如果你覺得不該說就不說,本師聽你的。”
官兵身體一抖,腦袋直接撞向地面,這一撞,下文順順溜溜的出來,“周大人讓屬下去宮門去取出入名冊時碰見了襄王爺,襄王爺有心出宮,守衛謹遵聖旨不敢放行。王爺倒也沒有太為難守衛,親自查了記檔後便離開了。”他的腦門貼了許久地面,冷汗順著往下淌,就是久久得不到回應。
直到他感受到地面傳來的腳步聲,說話的是另一個人,“襄王爺還說了什麼?”
他認得這個聲音,蓬萊殿座上常客,“回沈大人,襄王爺臨走前問了周大人的下落,應該帶著侍從去了乾坤宮事發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