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再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部分,陸離記,莫再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問周大人的下落?王爺這是著急查案去吶,真是辛苦。”沈序一手端著一盞茶,不痛不癢的評說一句,“下官親手烹的,太師嚐嚐?”他遞了一盞給君瓏。
君瓏接過茶隨手擱在茶几上,“你,回去給周尚書帶個話,勞煩他繼續追查,務必找出刺客以保證龍體無恙。”
官兵不敢動手擦那滿頭冷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吼了一聲,“是!”旋即自覺滾出去。
外頭雨聲更清晰可聞,裹著雷聲透進來,在偌大的蓬萊殿迴盪不盡。
君瓏沐浴在燭光中,所思良久,方才坐下抿了口茶,“甘醇清雅,滋味相當不錯,沈中丞烹茶的技藝已然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讚賞道,然後從茶香白霧中慢慢抬眼凝視,“可惜安撫人的功夫還差了點。”
“這實然怨不得下官。”沈序攤手說,“為著‘避嫌’一說才能勉強把王爺堵門裡,現在侄小姐離宮了,他恨不得早一步查清真相,我們沒有阻攔的理由。老實說,王爺心心念念都是侄小姐,您連一面也不讓見,有點忒狠了。”
君瓏輕輕一哼,“李巽一旦知曉行刺之事尚有餘地,豈會輕易放她離開。”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是肯定的。”沈序道,“不過下官沒想到太師的心思這麼單純。”
君瓏問,“沈中丞有何高見?”
沈序曖昧一笑,“譬如有其他私心。”
君瓏蹙眉不悅,“荒謬。”他用力擱下茶盞,“沈中丞有閒情胡思亂想,不如拿出精力猜猜行宮裡的不速之客能躲到哪裡去,居然有辦法逃過上千禁衛軍的眼睛。”
沈序不緊不慢道,“還別說,下官方才在霽月堂真有個想法,您以為有沒有可能……”
“有沒有可能刺客已經不在行宮之中?”李巽問周胥。
大雨傾盆,乾坤宮裡死寂一片,約莫是染了數十人的血漬,抵不住雨水冰涼,還招來陣陣陰氣。富麗堂皇的乾坤宮在一夜之間淪為了至陰之地,眾人餘驚未泯,來往者除了刑部官員便是官兵。
周胥對李巽的疑問感到意外,“不在宮裡?王爺何出此言。”
李巽道,“合理推測。”
周胥更加迷惑。
他以為推測不可能成立。儘管面對王爺,刑部長年審訊養成的習慣還是讓他忍不住反駁,“恕臣直言,王爺應該看過宮門出入檔,明明白白記錄了入宮的人數為三十人。事發後禁軍立馬封鎖了宮門,嚴加戒備,前後頂多一盞茶的時間,而乾坤宮無論到哪個宮門都至少需要一刻鐘,臣已反覆測算過。從事發時算起,如果刺客要逃,除非策馬而行,否則時間遠遠不夠。臣查驗過馬廄,馬匹都在,所以,刺客應當還在宮中。”
“事發之前有無可能?”
“難以成論。”
李巽道,“刺客雖然是同一批入宮,入宮後卻分批行動,可見他們有周密安排。”
“依臣之見,刺客既然抱著必死決心而來,斷不會做了逃兵。若說另有安排,臣愚鈍,想不到有何意義。且事發前身份尚未暴露,這第三十名刺客即便為了某種原因必須出宮,儘管大方由宮門出去,但宮門檔案中沒有任何一人的出宮記錄。如此僅剩飛簷走壁一種可能。”周胥排除道,“行宮宮牆甚高,即便藉助外力也難以出入。臣為求穩妥還是命人逐一驗過,沒有番強的痕跡,能不碰宮牆而隨意出入,只會是仙人了。”
以上推斷與李巽所想無二,他引導周胥一一言明是有心求證一事,“據本王所知,從事發至今,並非無人出宮。”
周胥是朝廷裡的有資質一輩,當即反應道,“您是指陸漪漣一行人?”他繃緊了身體。
李巽沉了沉聲,再道,“聽聞負責押送的官兵是君太師親自挑的人?”
此話聽來大有深意,周胥僵硬著臉,不明白李巽背後的意思。但君瓏挑人是他從旁監督,萬一出了差錯,君瓏未必有事,他則難逃罪責,趕緊作了一禮,“確是君太師親自挑選的人員,臣逐一查驗,並做了備案,絕無疏漏。王爺若需翻看,臣命人取來?”
李巽雙目如鷹眼犀利,直接看入對方眼底,他很清楚自己在懷疑什麼,懷疑誰。
搜宮最後搜才霽月堂,沈序串門來的恰到好處,還有之前種種跡象讓他不禁懷疑刺客會被人有意藏在押送漪漣的官兵之中。但願是他關心則亂,胡想了一通。
得到周胥的證實,他暗暗鬆了口氣,“不必,有周尚書監察便可。”周胥長久是中立派,他的話可信。
“聽聞搜宮無果,本王還有個猜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