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9部分,金古武俠賦,丁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
第0章556分流
秦,始自伯益,被賜贏姓。伯益的後人非子曾為周孝王養馬,有功績,得周孝王賞賜,分封秦谷之地。西周滅亡後,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以功封諸侯。周平王把王室無力控制的岐山以西賜給了秦襄公,秦國也正式立國。
秦國所在之地,戎、狄遍佈,敵人眾多,生存艱難。秦襄公為了發展秦國,一面發展內政,一面攻打戎、狄之輩,可屢次不勝,讓他極其不甘。
此時的秦襄公還不知,戎、狄之後,尚有一個大敵,正窺伺著他。
秦朝,身為後世人,誰不知道這是統一了中國的國家。百曉生想要統一中國,秦國就是他不得不考慮的國家。
現在,他的華夏國已經擴大到中原之地,與戎、狄部落接觸,再往東就是秦國了。只有滅了秦國,他才有稱霸天下的基礎。
西城洞中,百曉生看著掛在牆壁上的地形圖,目光閃爍。
這洪荒地獄與我們所知的古代中國是不同的,雖看似大體相似,可地盤大小、人口數量等等完全不一樣。
對比當今地圖,華夏國所在之地當是如今的青海、甘肅兩省,可實際上,他所佔據的地盤比青海、甘肅要大的多,便是當今中國,也遠遠比不上他的華夏國,其內人口更是達到了五千萬之巨。而根據他的推算,中原九州之人口,足有三十億的數量,這還是幾年戰亂,人口減少的緣故。不然五十億也有。他的五千萬人口,所佔的人族比例實在不大。
還有狄、戎兩個部落。他們佔據的地盤就不比華夏國小,只是一分為二罷了。其部落人口更是有七千萬之數。那被兩族屢次打敗的秦國呢,他們佔據的地盤不大,不如華夏國,可人口卻有上億數量。
若按照古代地圖算,這麼多的人,那麼少的地,那也太過擁堵了,可實際上散落在這裡,卻稀鬆的狠啊。
“這還真是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啊。”苦笑一聲,百曉生暗自搖頭。
這般大的地盤,若放在中國古代,大家也不用胡亂征伐了吧,可在這裡,征伐不斷。為什麼?因為習慣。
以前,大家都是統一的,如今不統一了,大家自然不樂意。而且中原九州。看似縱橫交錯,但對比整個大陸,卻是一個平原式的地帶,可謂一望無垠。立在大地上。著眼之處,自然要征服了。他的終南山對比中原靠西,因山脈的關係。實則阻斷了平原之地,更往西之地也不差。卻顯得叢林遍佈了,而往東看去。除了臉面的山巒,便是無垠的草原,一直到岐山,可謂無甚大的阻礙。
他麾下兵力,統一整個九州是力有不殆的,可打到岐山,當不是問題。
心下一定,百曉生再次召集全真七子,吩咐他們回去佈置,等待出兵時機。他還不急,畢竟才剛剛攻佔了不小的地盤,容納了新的百姓,待把他們徹底收服後,再出兵也不遲。
走出山洞,百曉生目光幽幽的看著天空,深邃中閃過一縷光華。陡然,他全身一震,面色微微一白,豁然看向西方。
那裡,天空碧藍如璽,萬里無雲,隱約間,有金色光華閃爍,其越來越亮,好似升起了一顆太陽,照亮了整個西方的天空。
百曉生瞳孔緊縮,死死的瞪著西方,那金光在他眼中脹大,又緩緩收縮,形成兩個巨大的身影,盤坐於虛空之中。
此時,天地為之失聲,梵唱聲在人心底幽幽而起。
“設我得佛,國有地獄惡鬼畜牲者,不取正覺;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終之後,復更三惡道者,不取正覺……”
“自今起,西方倚立佛教,吾為阿彌陀佛!”
一尊巨大的光明瞬間定型,橫立於天地之間,他座下一朵金蓮綻開,初有九品,其後金色匯聚,凝聚三品,而成十二品。
“阿彌陀佛!”
一聲佛號,震顫天地之間,另一尊的金光佛陀亦瞬間成形,大呼:“吾乃準提佛母!”其巨大身影顯三面八臂之身,身後一株七寶妙樹睜開,如傘蓋一般,遮天蔽日。
咔的一聲,百曉生心中,似乎有東西碎裂了,他身子一顫,著眼處,隱隱的氣流在往西方匯聚,命運長河之上,金色的佛陀矗立虛空,一朵金蓮自河中生長而出,分流斷水。
百曉生坐下身子,神照幽冥,出現在命運之河上。他眉頭暗皺,雙眸緊盯佛陀身形,心頭不覺升起一股怒氣。
霎時間,怒意滾滾,連他自己都控制不住,那屬於他的命運長河,頓時浪頭滔滔,捲起滔天之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