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
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部分,龍床:大明王朝六位皇帝,北方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幾句話{83},把大家對他的看法、印象歸納了一下———當然,是宮中那些知根知底的老相識的看法、印象,至於他發達起來以後外面人的看法、印象,肯定就是另一種樣子了。
劉若愚說:“忠賢,少孤貧,好色、賭博、能飲。”這是一個側面的概括。好色,酷愛賭博,酒量大。這三個特徵很突出,在同事中間是出了名的。
又說他平時的為人“啖嬉笑喜”,是個挺快活、挺隨和或者挺沒正經的人,涎皮笑臉,打打鬧鬧,滑稽圓通。如果把這看成一種身體語言,它通常出現在社會地位低下,意識到自己的身份、能力和處境比較弱勢的人身上。一方面是自我保護、防衛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主體的不自信的心理。反之,一個人感到自己很強勢,斷不會在人前採取這樣的姿態和形容———誰見過“大人物”們的臉上,會有一副“啖嬉笑喜”的表情呢?
還有兩個評價:“擔當能斷”、“喜事尚諛”。前者講他夠義氣,敢作敢當,衝動;後面則講他愛出風頭、特別愛在出頭挑事之後接受別人的吹捧。這兩種表現,也都透露了魏忠賢的社會處境和內心秘密:有一種長期被人瞧不起的焦慮,很需要以強烈、引人注目的舉動來尋求補救,證明自己;這些舉動,時常帶有輕率和刻意的色彩,目的就是取得群體的認可,並且迫切地渴求表揚。一般來說,這不是在社會或人群中享有優越、穩固地位與聲望的人之所為。
他還喜歡“鮮衣馳馬”,炫耀膂力和箭術(他似乎是一個左撇子,“右手執弓,左手彀弦”,通常多是左手執弓、右手拉弦),且“射多奇中”———看來,這是能夠帶給他“英雄主義”自我感受的不多的一個方面,故而尤為熱衷於表現給人看。
總的來看,魏忠賢素日舉止既不得體,心態也不沉穩,輕躁易激,多動少安,心虛氣浮。這樣的人,很難令人敬重,也不值得懼怕、避讓,相反,一看即知骨子裡乃是一個十足的“小人物”。所以大家對他的態度,多為輕視戲蔑,從沒人把他當回事,“人多以‘傻子’稱之”。
“傻子”的外號,活畫出魏氏發跡前的卑微可憐,以及他在眾人心目中的地位。從事後看,魏的“傻”,並非智力缺陷,並非缺心眼兒,而是卑微可憐的地位折射到心理和行為上,使別人對他產生輕視。
這樣當然也有好處。朱由校讓客氏在二魏中挑一個替自己“管事”,她做了一番比較:魏朝“狷薄”,而魏忠賢“憨猛好武,不識字之人樸實易制”。狷薄是固執、偏拗、器量狹小、不寬容、難相處;魏忠賢沒有這些毛病,“憨”而“樸實”。這與其說僅僅是性格不同,不如說也很符合他們各自在宮中的地位,而客氏在這裡則本能地流露了一點女權意識,在兩個“男人”間,挑選了比較弱勢的一個。
難兄難弟:由校和由檢(20)
傻人有傻福。這種“傻”,這種“憨”,不單使他贏得最有權勢的女人的芳心,進而更享受著這女人親手替他安排的飛黃騰達的前程,“逾年由小火者躐進【越級提升】司禮監”{84}。與一般想象的不同,這顆政治巨星的誕生,主要並不是他本人孜孜以求的結果。從對史料的分析來看,久已養成的“小人物”心態,起初嚴重製約了他的野心;當巨大的權力擺到他面前時,他甚至顯得木訥,並沒有撲過去一把攥在自己手中。
朱由校即位後,政治格局自然重新洗牌,外廷內廷都面臨一系列人事變動。在內廷方面,最重要的司禮監的領導位置,顯然非王安莫屬。朱由校也的確發表了這樣的任命。王安接到任命,上表辭謝,這本來是一種政治套路。這時,不得不提到一個叫王體乾的人,時任司禮監秉筆太監,做夢都想當上一把手,聽說王安辭不就任,決心抓住這不是機會的機會。他馬上想到一個人———那是唯一可以依靠的人———“急謀於客魏【一開始,實際上只與客氏單獨密謀】奪之”{85}。客氏一直不喜歡王安,甚至有點怕他,因為此人太“剛直”,如果王安出掌司禮監,日後她出入宮禁以及在所有其他事上,必多有不便;相反,王體乾則是一個“軟媚”之人,如助他登上司禮監首腦寶座,他不會不識時務,不會不聽話。客氏這女人相當有政治頭腦。她的設計是:讓王體乾當一把手,讓相好魏忠賢當二把手。這種安排,一箭三雕———第一,送給王體乾這樣的人情,結成同盟,扳倒王安;第二,王體乾不論居何高位,總歸會是傀儡,平時具體事務讓他出面張羅、兜攬,更好;第三,相好魏忠賢,直接當司禮監第一把手,實在太過誇張,不好辦,王體乾將二把手位子騰出來給魏忠賢,已是一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