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部分,龍床:大明王朝六位皇帝,北方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來,以便隨時把垂落的權杖抓在自己手中。

令帝權很難避免這種規律性動盪的,至少有三個原因:第一,王朝雖已更迭,但塵埃遠未落定,在推翻舊王朝和建立新王朝過程中積聚的各種能量沒有完全釋放開,諸種勢力之間的較量必在第一任君主身後有所解決。第二,塵埃落定之前,野心家、陰謀家最為高產,搶班奪權的意願最為強烈,以此為背景,極易滋生陰謀集團,向立足未穩的秩序發起有力挑戰,而當格局既定之後即便有這類人物,卻往往孤掌難鳴,不能成其事。第三,極權體制自身有種種致命病症,尤其是權力高度集中而隱含的絕對排他性,致使政治遊戲參與者之間只能是你死我活的關係,攫取到這樣的權力就可決定別人的命運,反之則被別人所決定,屈抑一方為此不惜鋌而走險,放手一搏。

公元1398年,明朝立國者朱元璋死了。歷史規律沒有放過這個機會,危機如期而至,並以最壯闊、最宏偉的方式加以演繹,成為歷史上所有此類危機中一個完美的、淋漓盡致的範例。

。 最好的txt下載網

偽君子朱棣(2)

殷紅的血

雖然自秦起,帝權是同一性質,但朝代之建立,則各有不同。秦帝國的誕生是列國長期爭霸、強者勝出的結果。晉、隋、唐、宋屬於另一種模式,由舊政權內部的大貴族、軍閥等強力人物,以政變或反叛方式奪得權力。元、清帝國則是外部強大的軍事入侵致使中原漢族政權解體(亡國),而形成的異族統治。除此以外,只有漢、明兩朝是經過農民起義的長期戰爭亦即由“匹夫起事”造就的國家。

漢、明這種政權有兩大鮮明特徵:第一,“起事”之前沒有一個明確的權力認同,新政權完全是赤手空拳打下來的,無人先竊威柄,其領袖人物的地位是在“起事”過程中逐漸地歷史地形成的,不像其他各朝代統治集團內部領導權歸屬早已確定———比如,秦始皇滅六國是商鞅變法後六十年間秦國強大的結果;晉皇族司馬氏早自曹魏時期的司馬懿起已形成威權;隋文帝滅周前已在朝中總攬大權,成為實際的統治者;唐高祖、宋太祖都是軍閥,早就自成一統,推翻舊朝不過是水到渠成之事;而分別滅宋滅明的元、清兩朝,更是以完整、獨立的異族政權取代中原漢族政權。第二,漢、明兩代天下未定之際,群雄並起,英才輩出,“起事”者共同組成一個豪強集團,雖然內部有主從之分(後來演變為君臣關係),但並不是集團領袖一人獨享威望,相反,許多成員都兼有英雄般的聲譽、重大功勳、軍事實力以及政治資本,所謂“功高震主”者大有人在。具體地說,無論劉邦還是朱元璋,他們一方面固然是那個豪強集團的領袖,另一方面,在某種意義上又可以說不過是集團之一員,他們與集團其他成員的關係微妙地介乎於主 *9蛐 從、兄 *9蛐 弟之間,這種“君臣+夥伴”的關係,對於領袖的絕對權威始終構成潛在的挑戰意味。

不單劉邦集團和朱元璋集團,我們在歷史上另外兩個類似的卻功敗垂成的集團———李自成集團和洪秀全集團———同樣發現上述特徵。並且,李、洪集團最後的覆滅,根本正是這兩大特徵發作所致。

以漢、明模式建立起來的政權,打天下的任務一旦結束,馬上都面臨豪強集團內部的權力鬥爭,即如何使權力集中並將它真正鞏固起來。首先必須渡過這個危機,才談得上其他,否則就會迅速崩潰。所以我們看到,唯有漢、明兩代初期發生了大肆殺滅功臣的情形,別的朝代卻不必如此。劉邦用幾年時間,一一除去韓信、彭越、英布等強大的異姓王,韓信死前說出了那段名言:“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朱元璋做得還要高明些,像做外科手術一般精確,穩紮穩打、有條不紊地逐個消滅李善長、劉基、徐達等所有一同“起事”的文武重臣,直到臨死前還解決掉最後一個危險人物藍玉。

韓信很可笑,大可不必發那樣的感慨。這並非情感和道德問題,是權力本質使然。一遇到權力,忠義一類道德的詩情畫意就煙消雲散,無人信,也不能信。試問,面對手下一群戰功赫赫、足智多謀的能人,朱元璋能躺在兄弟情義上高枕無憂嗎?就算他願意古道熱腸,對方也難保不動點什麼心思;畢竟那麼巨大的權力,誘惑力也同樣巨大,誰都挺不住,除非已經超凡入聖。而且,越是像劉邦、朱元璋這樣大家同起於布衣的豪強集團,日後越可能手足相殘,將所謂的“兄弟情義”碎屍萬段,因為稱兄道弟意味著彼此彼此、平起平坐,這是極危險的關係,當面臨患難之際它是發展事業有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賀府千金

點絳唇

亂古墓地

僻處自說

炮灰有毒

車水馬龍01

正義如我不可能是酒廠之光

木遁使者

不照騙算什麼網戀[電競]

阿拉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