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部分,龍床:大明王朝六位皇帝,北方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姥在大觀園裡說過,賈府一頓飯花的錢,夠鄉下人過一年的。朱皇帝看到京城闊少的衣著,腦子裡的反應和換算方式竟與劉姥姥一般無二,這也真是千古奇聞了。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草莽之雄朱元璋(10)

這個“劉姥姥的視角”,讓他有時會冒出一些對一個皇帝來說似乎很罕見的念頭。南京宮殿新成之際,朱元璋忽然把中書省大臣們找去,說多年戰爭令軍中許多兵士負傷致殘,失去工作能力,現在新宮建成,他打算在宮牆周圍的空地建上房屋,讓這些軍中致殘者居住,“晝則治生,夜則巡警”,國家撥一定口糧,以這種方式把他們養起來。後來,他又專門降旨,指出所有在戰場上犧牲者,其妻、子或老人一律由官方“月給衣糧賑贍之”,而老邁兵卒則“聽令於應天府近便居止……所給衣糧,悉如其舊”。洪武十九年,河南大飢,不少人家賣兒鬻女;朱元璋得到報告以後,不僅下令賑饑,而且決定所有被賣出的孩子一律由官府出資贖回。同年六月,他進而頒行兩項可能在當時整個世界上都很少有的福利政策:一、所有年屆八十以上的窮人,官方“月給米五斗,酒三鬥,肉五斤”,年九十以上者,在此基礎上每人每年“加帛一匹,絮一斤”;二、“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歲給米六石”。他這樣闡釋他的政策:“為君者欲求事天,必先恤民。恤民者,事天之實也。”這似乎並沒有超出儒家那一套,但實際做法往往前所未有,是他的獨創。

晚年朱元璋,面對諸皇子,曾就自己是怎樣一個皇帝,親口做出如下自我鑑定:

吾持身謹行,汝輩所親見。吾平日無優伶瞽【盲者,此處指樂師,古代樂師多為盲人】近之狎,無酣歌夜飲之娛,正宮無自縱之權,妃嬪無寵幸之暱。或有浮詞之婦,察其言非,即加詰責,故各自修飭,無有妒忌。至若朝廷政事,稽於眾議,參決可否,惟善是從。若燕閒之際,一人之言,尤加審察。故言無偏聽,政無阿私。每旦,星存而出,日入而休,慮患防危,如履淵冰,苟非有疾,不敢怠惰,以此自持,猶恐不及。故與爾等言之,使知持守之道。

這份自我鑑定書,中間一段(即“稽於眾議……惟善是從”)或有爭議,但一頭一尾,則可說確無誇飾之處。在位三十一年,朱元璋不玩、不溺,夙興視朝,日高始退,至午復出,迨暮而回;白天所決事務,退朝後還要默坐審思,如感覺有不當者,雖中夜而不寐,必籌慮停當方肯就寢,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要說此人的為人,幾乎沒有一點閒情逸致,過去是個苦孩子,當了皇帝也是個苦皇帝———我無意據此誘導人們在朱元璋跟所謂“有道明君”的道德符號之間產生聯想,而僅僅是在陳述一個事實:朱元璋當皇帝確實談不上什麼享福享樂;他乾得很累———為了他的個性,為了他的某些理念,當然也為了他的權力慾。

一朝權在手

窮人掌權,惜權如命。我們素日常見到看門人最珍視手中的那點權力,也最善於把那點權力用到極致。我們也屢屢感到,權力越到底層,也就用得越狠,越不容人覬覦、分一杯羹。這其實並不難解。對權力的過度眷戀,是與人身處社會最底層所得來和形成的巨大人身恐懼互為因果的;這種恐懼,令人一旦攫取了權力便會以近乎病態的方式捍衛之死守之。試想,當一個備受欺凌與屈辱的孤苦少年,一步登天成為皇帝的時候,能意味著什麼?

有關中國古代帝權,之所以在明代———主要是透過朱元璋之手———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歷史學家和歷史哲學家自會有他們種種理論和邏輯上的條分縷析,拿出種種所謂“必然”的論述來。對此,我這裡不置一詞。我只想說說朱元璋的個人因素在其間起到的作用。

朱元璋幼年和少年留下的史料非常少,但在有限的史料裡卻有兩個引人注意的故事。這兩個故事,吳晗在《朱元璋傳》中分別作了比較生動的鋪敘,所以我直接引用在這裡。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朱元璋很小的時候:“替田主看牛放羊,最會出主意鬧著玩,別的同年紀甚至大幾歲的孩子都聽他使喚。最常玩的遊戲是裝皇帝,你看,雖然光著腳,一身藍布短衣褲全是窟窿補丁,破爛不堪,他卻會把棕櫚葉子撕成絲絲,紮在嘴上作鬍鬚,找一塊破水車板頂在頭上算是平天冠,土堆上一坐,讓孩子們一行行,一排排,畢恭畢敬,整整齊齊三跪九叩頭,同聲喊萬歲。”

。。

草莽之雄朱元璋(11)

第二個故事,講的是成為孤兒後的他,在皇覺寺中的遭遇:“(寺裡)個個都是長輩,是主人,就數他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賀府千金

點絳唇

亂古墓地

僻處自說

炮灰有毒

車水馬龍01

正義如我不可能是酒廠之光

木遁使者

不照騙算什麼網戀[電競]

阿拉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