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部分,德魯克世紀精選,浮游雲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找一份全職工作的、有經驗的成年男性的數量。然而在美國的失業數字中,大多數被報告為“失業者”的人都不是成年男性,以前也從來沒有過一份全職工作,而且也甚至不適合於做全職,更不用說去積極地尋找了。
政府不能改正這些失業數字;它們已經變成了勞工運動的“不可侵犯之物”。但是,企業的經營者們至少能夠學會怎樣去解讀它們。在美國的經濟中,有三組就業數字是企業的經營者需要考慮的。
第一個就是勞動力參工(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數字,包括參工勞動力的人數和比例。並不讓人感到意外的是,言過其實的1973~1974年的“經濟衰退”根本沒有導致消費的減弱。因為在那段時間裡,除了兩個季度以外,勞動力參工和有工作的美國人總數都在不斷地上升。這些數字才是消費者購買力真實、可靠的指標。
第二個有意義的數字是被僱傭和未被僱傭的男性成年一家之主的人數。這些勞動者在人數上只佔整個勞動大軍的一小部分,但他們卻貢獻了整個經濟中大部分的工作時間。在全職工人和技術工人當中,他們都佔了壓倒性的多數。此外,他們還仍舊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提供者,尤其是在低收入群體中。因此,他們的就業或失業是勞動力市場和工資壓力最可靠的指標。
在美國1973~1974年的那次“經濟衰退”期間,被充分僱傭的男性成年一家之主的人數和比例只持續下降了4個月。在其餘的時間裡,這個數字一直穩定地上升。另外在這一時期,“充分就業率”也始終高於96%。換句話說,在幾乎整個這段時期裡,想象上失業率應該很高,但是實際上美國卻遭受了一次相當嚴重的勞動力短缺——正如任何一家試圖僱傭機械師或刀具調整工的僱主很快就會發現的那樣。
最後還有一個官方的但也是純粹政治上的“失業”數字。這個數字毫無意義,而且事實上對企業和經濟政策來說具有誤導性;但是,它卻可以體現措辭的程度以及政治壓力的強度。
今後,在所有的發達國家裡,高階管理者將必須要能夠理解就業和失業數字的複雜性。而如果說他們必須要選擇某個數字的話,那這個數字就應該是男性成年一家之主的就業和失業數字——在意義上,這個數字最接近於美國以及西歐的失業數字應該測量的物件。
需要多樣的人事政策
我要再說一遍,企業的經營者無法改變容易讓人誤解的失業數字;他們只能學會去正確地解讀那些數字。但是,他們可以改變本企業內部的人事政策——這些政策就像失業數字一樣傾向於過時和誤導。在大多數情況下,人事政策都是基於這樣的假定:整個勞動大軍是均一的,由全職工作且完全依賴於一個僱主付給的工資或薪水來養家餬口的成年男性一家之主構成。(英國規定就業已婚女性不參加國民保險制度,但像這樣的例外非常少見。)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3章 管理鉅變:新的人口結構和新的人口動態(21)
然而到了現在,這個群體在所有的發達國家裡(可能日本例外)都已經是少數派。甚至越來越多的情況是,全職工作的成年男性已經不再是“一家之主”,而只是雙薪家庭中的一個“分擔者”。然而在我們目前的人事政策下,男性及其工作的配偶都被列入了福利計劃——我們假定他們倆都是“養家餬口的人”,因此整個家庭必須被每個人的福利計劃所包含。全職和兼職工作的女性越來越多,其中有些人是“一家之主”,另一些是嫁給了一個工作的丈夫並被看成是“受撫養的家屬”。還有些人已經從一個職位上退休了,領著一份退休金,但後來又在為另一個僱主全職或兼職工作。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上述的僅僅是主要群體中的一部分。
作為僱主,不管是政府、企業還是非營利組織,都將必須為這些不同的員工群體制定不同的人事政策。
目前,我們的培訓計劃、人事政策和監督管理都是面向一個員工群體,尤其是有很多政策都是面向昨天典型的職場新人——毫無經驗的十五六歲的年輕人。讓所有的員工都服從這樣的計劃、政策和管理,這幾乎毫無道理。我們將越來越需要適合具體員工而不是迎合官僚方便或傳統的人事政策。
企業和政府還沒有學會把勞動力市場看成是一個需要他們去推銷職位的市場。然而,就像烤麵包機、鞋子或雜誌一樣,職位也是一種“產品”,也需要推銷給潛在的顧客。
一個在把孩子撫養大之後又出來找工作的成*性,在十多年的時間裡一直是家中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