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部分,德魯克世紀精選,浮游雲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麼多必須得到供養的人。而且,老年人將越來越強烈地抵制退休,他們將有足夠的力量去堅持自己的意願。在1935年的美國,是11個工作的人在供養1個老年人;而如今,這個比例是3∶1。到了1990年,這個比例將接近於2∶1。經濟學家會告訴我們,“需要供養的”老年人數量的這種巨大增長,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抵消兒童數量的急劇下降。但是,這在政治上、社會上和經濟上都是不恰當的——這簡直就是謬論。一個領到了薪水後必須給自己的孩子買鞋穿的工人,不會覺得自己是在為一個“陌生人”甚至是一個“需要供養的人”付賬。他是在為自己的家人花錢。但是,如果有人從他的薪水中預扣了同樣多的錢去供養某個退休者,那麼他就有理由認為這是強制徵稅,他辛辛苦苦賺來的錢被強取豪奪了。
第3章 管理鉅變:新的人口結構和新的人口動態(23)
正在工作的人將抵制為那些不工作的人付賬,儘管在身體上和心理上他們有這樣的能力。同樣,會有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在退休後變成難以承受的負擔;他們會遭到怨恨和抵制。
除非我們設法延長工作年限,否則我們就還是在把通脹壓力塞進每個發達國家的經濟。老年人傾向於消費而不是儲蓄。因此,正在從年輕人的薪水轉移到老年人的退休金當中的那些錢,會變成導致通貨膨脹的購買力。反過來,這些年輕人將造成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