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部分,上下五千年,炒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船上既不見旗幟槍械,也不見一個兵士。王�的水軍將士見了,以為起義軍在上游被官軍打敗,這幾條船是順流漂下來的,就指揮船隻靠近空船。兵士們爭先恐後地撐篙拉縴,把空船帶著往上游駛去。哪料到到了湖面寬廣的地方,幾隻大船裡突然發出一陣擂鼓聲、吶喊聲,船艙裡鑽出來的起義兵士踏動車船,橫衝直撞,把官軍的幾百只小船全部撞碎沉沒在水裡,兩名將領落水丟了性命。其餘留在沙灘上的官軍步兵也遭到起義軍攻殺。這一天,就消滅了官軍一萬人,繳獲了大批武器盔甲。
這時候,王�在大營裡等待訊息,忽然來了一百多個穿新衣的農民軍,一面走,一面打著鼓板,吹著笛子,拍著氣球,後面還有人用竹竿挑著一卷文書。官軍以為一定是起義軍接受招安,送投降書來了,忙命令兵士不要放箭,派人把文書接過來。宋將把文書開啟一看,裡面是被起義軍繳獲的官府告示和印章。穿著新衣的起義兵士看他們上了當,哈哈大笑說:“你們的一萬水軍,前天晚上已經被我們殺得精光,衣甲、刀槍、旗號、錢糧,都是咱們的啦!”說著,都樂呵呵地又吹笛打鼓走了。王�知道了,氣得直翻白眼。
劉豫的偽齊政權在襄陽的官員李成,聽到起義軍節節勝利的訊息,派人帶著金帛文書,到揚麼大寨遊說,要起義軍聯合進攻宋朝,說只要攻佔州縣,就封他們做知州知縣,被起義軍拒絕。李成又派了三十五個人帶了官誥、金帶、錦袍來誘降,起義軍不再饒恕,把三十五名偽齊使者用酒灌醉後全部殺死。
南宋王朝和偽齊政權的“圍剿”誘降,都沒有使楊麼屈服,到了公元1135年,也就是起義的第六個年頭,宋高宗派宰相張浚親自督戰,又從抗金前線抽回了岳飛軍隊。由於起義軍將領有人動搖叛變,楊麼大寨被官軍攻破,楊麼被俘後遭到殺害,堅持六年的起義終於失敗。
……
。。。
 ;。。。 ; ;
210 虞允文書生退敵
紹興和議以後,宋金雙方有二十年沒有發生戰爭。宋高宗和一批投降派大臣對於這個偏安的局面十分滿意,在臨安修築起豪華的宮殿府第,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把收復失地的事忘記得一乾二淨。
在這段時間裡,金朝統治集團發生內訌,貴族完顏亮殺死了金熙宗,自立為帝,歷史上稱為海陵王。完顏亮把金朝的京都從上京遷到燕京,一心想發動戰爭,消滅南宋。有一次,他做了個夢,夢裡他上了天宮,天帝命令他討伐宋朝。他跟大臣談起這個夢,一些湊趣的大臣都說這是個好兆頭,向他祝賀。完顏亮就把發兵南侵的事決定下來了。
完顏亮準備發兵的風聲,傳到臨安。有些官員要朝廷早作準備,反而被宋高宗斥責是造謠生事。有一回,金朝派使臣施宜生到臨安。宋高宗叫大臣張燾(音dà;o)接待。張燾想從施官生那裡探聽訊息。施宜生原來是宋朝的官員,也想透露點訊息給張燾,但是旁邊有金朝的隨從官員,不好明說,只好暗示說:“今天北風可颳得厲害啊!”又拿起几案上的筆說:“筆來,筆來!”(“筆”和“畢”同音,“畢來”,就是都來的意思。)
張燾得到施宜生的暗示,連忙把金兵要大舉南下的訊息告訴宋高宗,但是宋高宗只當耳邊風。
公元1161年九月,完顏亮做好一切準備,發動全國六十萬兵力,組成三十二個軍,全部出動,進攻南宋。出發之前,完顏亮趾高氣揚地跟將領們說:“從前梁王(指兀朮)進攻宋朝,費了多少時間,沒取得勝利。我這次出征,多則一百天,少則一個月,一定能掃平南方。”
完顏亮的大軍逼近淮河北岸,防守江北的主帥劉錡(音qí;)正在生病,派副帥王權到淮西壽春防守。王權是個貪生怕死的傢伙,聽到金兵南下,嚇得喪魂落魄,根本沒想抵抗。完顏亮渡過淮河,王權還沒見到金兵的人影兒,早已聞風逃奔,一直逃過長江,到採石才停下來。
宋高宗聽到王權兵敗,才害怕起來。他把王權撤了職,另派李顯忠代替王權的職務,並且派宰相葉義問親自去視察江淮守軍。
葉義問也是個膽小鬼,不敢親自上前線,另派一箇中書舍人(文官名)虞允文,慰勞採石的宋軍將士。
虞允文到了採石,王權已經走了,接替他職務的李顯忠卻還沒到。對岸的金兵正在準備渡江。宋軍沒有主將,人心惶惶,秩序混亂。虞允文到了江邊,只見宋軍兵士三三兩兩垂頭喪氣地坐在路旁,把馬鞍和盔甲丟在一邊。
虞允文問他們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