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部分,毛主席親自審閱的經典之作:朱元璋傳,津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彌(2)

算是十七歲,是元天曆元年(公元1328年)九月十八日未時生的,屬龍,扣準了還不滿十六足歲。父親是老實本分人,辛苦了一輩子,頭髮鬍子全白了,搬了一輩子家,從泗州盱眙縣遷到靈壁縣,又遷到虹縣,到五十歲時又遷到鍾離東鄉,住了十年,活不下去,再遷到西鄉,四年前才搬到這孤莊村來。十個田主大戶竟有十個是黑心的,說盡好話算是佃了幾畝地,天不亮就起床,天黑了還在地裡做活,出氣力、流汗水,忙碌一年到頭,算算收成,十成裡竟有六成孝順了田主。左施肥、右戽水,把田地服侍得肥了些,正好多收一點時,田主立刻就加租,划算一下,還是佃戶吃虧。划不來,只好搬家另覓大戶;忍下去吧,三兩年後還是得被攆走。因之,雖然拖兒帶女,在一地方竟住不滿十年,而且,老是替新大戶開荒地,服侍熟了,就得走路。賣力氣,受欺侮了一生,到死後,連葬處都沒有,要不,怎麼會求劉繼祖舍地?

兒女都大了。大哥二哥算是娶了媳婦,說也笑話,連花轎也用不起,喜酒也沒有一盅,還不是一樣佃客人家的女兒。三哥重七(興祖)給人家招了上門女婿,白得一房家小,可是得給人家挖一輩子地,——也好,家裡省一張嘴。大哥有兩個小的,二哥也養了一個男孩,算是一家老小三代。大姊嫁給王七一,二姊遠了,還是在盱眙時候訂的,男人叫李貞。只有自己沒成家,要是時和世泰、雨順風調的太平年頭,一家子勤勤懇懇,佃上幾十畝田地,男耕女織,餵雞養豬,上山砍柴,沿路撿糞,靠著有的是人力,縮衣節食,苦雖苦,像牛馬樣總活得下去。偏又時運不濟,二嫂三嫂先後病死,大侄兒和二房的孩子都夭折了,王家滿門死絕,嫁給李家的二姊也死了,姊夫帶著外甥保兒逃荒,不知去向。偏偏今年又鬧瘟,一家三口都被瘟神帶走了,偌大一個人家,只剩大嫂王大娘和二侄文正,二哥重六和元璋自己了。

剩下四口人,糧食一顆也沒有,地裡的呢?一旱一蝗,收到的不夠交租,哪來吃的!平時一家子都靠力氣血汗換飯吃,如今只好吃草根樹皮,何況也不容易找。估計大嫂還有孃家,總可以央告到一升兩升。二哥呢?這些天臉色也老是不對勁。自己食量又大,粗重活計雖幹得,卻苦於這荒年,空有氣力沒處賣。小時候雖跟蒙館老師上過幾月學,一來貪玩,二來農忙得下田,哪曾好好念過一天書,雖然靠著有點記性,認得幾百個字,又苦不甚通解,故做不得文墨勾當,當不得衙門裡的書手,也寫不得書信文契。父親搬到本村來,本是貪圖這一鄉荒地多、人力少,只要死命使氣力,三個壯丁加上女眷,孩子們替人放牛趕羊,也不會吃閒飯,天可憐見有兩三年好莊稼,對付著混過日子。沒想到天下烏鴉一般黑,刻薄狠心像是田主應有的德性,三節送禮,按時交租,賠著笑臉,還是掂斤播兩,嫌麥子太潮,嫌稱不夠,恨不得用兩個秤砣,扳住秤尾起不來。那一些管事的更是刁難百般,饒是肥雞大肉,大碗酒,還拍桌捶凳,臉上像繃過似的,剝不出一絲笑容。這年頭能少交一點租就是天大的人情了,還敢開口向他們藉口糧?官家的賑濟呢?不敢指望。即使皇恩浩蕩,居然會有一點,還不是落在縣官的荷包裡、大戶的倉庫裡去,哪兒會有窮人的份,而且,即使漏出一星星、幾顆顆,要鋪保啦,到保甲長家裡去捺手印啦,又是調查啦,登記啦,還有什麼什麼的,發下來不夠吃一頓,腿跑斷了,頭磕破了,氣受夠了,也許還挨不著,輪不到。索性斷了這個夢,倒少些麻煩。再說本家呢?伯父這一房還在泗州盱眙縣,是祖父手上打的根基,伯父名下有四房,聽說近年已衰落得不像樣,幾個哥哥侄兒先後去世,只剩一個四嫂在守寡,看光景也投奔不得。

再往上,祖籍是句容,朱家巷還有許多族人。祖父在元朝初年是淘金戶,本地不出金子,官府不由分說按年照額定的數目要,只好拿穀子換錢鈔,到遠處買金子繳納。後來實在賠納不起,沒奈何,丟了房屋田地,逃到泗州盱眙縣墾荒。那邊幾代沒來往,情況不明,再老的祖籍是沛縣,如今已經隔了幾百年,越發不用說了。

一 小沙彌(3)

舅家呢?外祖父陳公那一嘴大白鬍子,慣常戴上細竹絲箬帽,仰著頭,那扣齒唸咒的神氣,還依稀記得。想起來也真怪,只知道叫他外公,連什麼名字也不知道。死的那年已經九十九歲,差一年便算人瑞,可以報官領賞,據說還有花紅表裡,縣太爺還要請酒作揖呢。母親曾翻來覆去地說外祖父的故事,這話已有五六十年了!那時外祖父在宋朝大將張世傑部下當親兵,韃子兵進來,宋朝的地方全被佔了,連文丞相都打了敗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限花錢系統

兩斤滴龍蝦

在綜漫世界收集庫洛牌

嫋嫋紫鹽

樂傾希gl

別克陸上公務艙

迷失時空

緋之舞

一嫁再嫁,罪妃傾天下

貓的回憶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