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右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部分,紅色管理:向中國共產黨學管理(修訂版),左思右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領導、控制、創新),這七個方面既有對管理原理的把握,又不乏對管理方法的發展,使得管理實踐活動更自覺更有效。並且,這個全新的紅色管理理論體系,除了與中國國情和中國共產黨特質密切相關的綱領和路線是極具本土化的兩個要素外,其餘五個要素與現代西方管理學的理論架構體系不謀而合。所以,我們稱之為紅色管理“七要素”。其實,這毫不意外。管理學作為一門科學是沒有國界的,但是管理學理論體系在世界各國的應用卻都毫無例外地受到當地歷史傳統、社會環境、文化生態及政治經濟體制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從而呈現明顯的本土特色。

二、本書核心主張

紅色管理“七要素”,包含了綱領、路線、組織、幹部、領導、控制、創新等七個核心要素,但不等於窮盡了中國共產黨管理實踐活動中行使有效的其他領域和管理方法。比如,中國共產黨透過宣傳用心造勢、因勢利導,透過統戰拓展組織的有效空間等,均是立足於管理又超越管理。這裡,我們將現代管理學原理與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成功經驗巧妙地融會貫通,希冀用黨史演繹管理學,用管理學管窺黨史。

第一個要素:綱領。綱領之偉大,在於它一開始解決的就是根本問題。綱領是基於偉大使命的願景,高度概括了一個組織的未來目標、歷史使命和核心價值,是該組織永遠為之奮鬥的圖景。綱領以其清晰、持久、獨特的特點,回答了三個關鍵性的問題:追求什麼?為誰追求?如何追求?同時也蘊涵著該組織之所以存在的目的和理由。

綱領作為肇始於遠見、基於偉大使命的願景,遠遠超越了那些時常變化且必須變化的一般過程,位於它們之上,是它們之根。中國共產黨清晰地描繪了組織的目的、藍圖和路線,使每一個成員對組織的“使命”、“願景”、“價值觀”都瞭如指掌,並且把這一切具體化為每一個組織成員的理想和目標,由此產生了不可思議的組織戰鬥力和組織凝聚力。

紅色管理理論認為,關於綱領的理論是紅色管理最精華的部分之一,其對中國企業的啟示,無論如何評價也不為過。

第二個要素:路線。路線是高於戰略的戰略,是對實現既定目的的一個長遠的規劃。路線既追求聚焦效應,又不斷進行調適,從而形成一種直指終極目標的勢。路線是為了實現組織最佳效率而做出的最佳選擇、最佳規劃、最佳組合和最優排列的戰略群,一種協同效應的戰略集合群。一條路線的建立,統籌了主次、輕重、緩急、先後、高低,能產生一種系統的力量,進而成就組織的宏基偉業。

中國共產黨的經驗表明確定一條完整的路線至少必須包括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具體化組織的共同願景,確定組織的基本努力方向;第二層次是根據既定的基本路線形成階段性戰略,也就是繪成路線圖;第三層次是將階段性戰略細化為行為規則,正所謂綱舉目張。

路線貴在堅持,恰是羅馬並非一天建成的同義語。人才對於路線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緊迫性更是成就宏基偉業的關鍵因素。

第三個要素:組織。正是對組織、人和任務的綜合關注,才成就了獨立的管理學科。組織又是其中承上啟下的關鍵一環,組織既作為個體的集合,又承載著共同願景,成為實現路線的保證。組織作為人的集合體,必然不能迴避思想建設,而且需要解放思想,這是基本動力;需要解決世界觀問題;需要聚焦時代中心任務;需要以真實經歷來講述組織成長的故事;以情感體驗來描繪組織的前景;以理性思維來歷練組織成員的意志。簡言之,組織思想貴在提煉重在建設,也只有如此,方能培育組織精神、弘揚組織力量。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導 讀(2)

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建設更是展現出紅色管理的特質:思想和作風為“軟建設”,制度和形式為“硬建設”,軟硬相輔相成,造就了組織的活力和戰鬥力。組織形式、組織制度、組織程式、組織紀律、組織變革等管理實踐強化了組織能力,催生了戰鬥力,提高了組織效率。而且,中國共產黨的作風建設,類似於現代管理學所強調的組織文化,但更展示了特有的組織精神層面。不僅首創學習型組織,而且建有學習型機制,對學風、文風的重視更是作為態度問題。理論聯絡實際,密切聯絡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一直鞭策著組織成長;艱苦奮鬥與反腐倡廉事關組織的生死存亡。可以說,正是科學合理的組織設計、與時俱進的組織變革、強勢積極的組織精神,推動著組織成長,有效地履行著組織的管理職能。

第四個要素:幹部。“正確的路線和政策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極品武神

垃圾王

福氣安康

打死也不說

喜笑妍開

知恩報恩

潮熱夏日觀察記錄

Sansaga

地球上唯一的魔法師

奧巴牛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