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澀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部分,一課經濟學,青澀春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15年間,註冊企業的淨利潤佔國民收入的比率,平均低於5%。從1956年到1960年,公司的稅後利潤佔國民收入的比率,年均低於6%。從1971年到1975年,這個比率年平均也低於6%(事實上,由於通貨膨脹因素的會計調整不夠充分,這個比率可能被高估)。然而利潤卻是最容易招致敵意的一種所得。我們用奸商(profiteer)一詞,貶斥那些獲取暴利的人,但是找不到“奸酬”(wageer)或“奸虧”(losseer)等名詞。不過,理髮店老闆的平均利潤,不僅遠不如電影明星的片酬或者鋼鐵公司經理人的年薪,甚至可能不如技術工人的平均工資。

不少人在這個問題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想當然。就算世界上最大的工業企業通用汽車,其盈餘算下來也只能算平常。很少有人關注過企業的倒閉率。他們不知道,“如果參照過去50年的企業經營經驗,那麼今天開店經營雜貨店,每10家平均會有7家左右活到第二年;可能只有4家能捱到四週年店慶”(摘自美國臨時經濟委員會的研究報告)。他們不知道,從1930年到1938年的所得稅統計數字顯示,虧損企業的數目年年超過盈利企業的數目。

那麼,平均利潤到底能有多少?

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通常是用上面所引用的那類數字,即公司的利潤平均不足國民收入的6%,或者回答說製造業公司每創造1美元的營業額,自己留下的平均稅後利潤不到5美分(舉例來說,從1971到1975年這五年間,這個數字只有美分)。雖然這些官方數字來自企業資料,是用傳統會計方法核算出來的,跟人們對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那年還好嗎

上網找工作

有道昏君

炒作

安辰一若

散發弄舟

鳳在蒼穹

閃啊閃

撞破殘疾學霸的秘密後

罄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