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噹噹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8部分,帝國的朝陽,噹噹噹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喊出“中國萬歲”的時候,立即引起了周圍的“日本同胞”的一陣共鳴,因為他們之所以離開家鄉,是因為日本即將為西洋鬼畜所佔領,在他們幾乎每一個人的心裡頭就覺得,中國和日本其實是命運共同一體。像過去這個有色人種的世界中,日本即將被西方列強吞併、消滅掉的。但如果作為主宰亞洲數千年的中國,如果能同歷史上一般崛起了,那麼日本就有一個依靠,即便是日本現在滅亡了,將來也可以藉助中國的力量復國。
對於不思進取的滿清,他們從來沒有心存那怕一絲希望,甚至正因如此,他們才會來到朝鮮。而現在杭州的起義,卻讓他們看到清……不,是中國的希望,推翻了滿清奴役的中國勢必將來迅速崛起,就如同統監府一般。
“中國萬歲!”
那些激動的日本教授們在喊出這句話的時候,無不都是流淚高呼著,他們的呼喊聲,立即得到了的周圍的響應,那是震耳欲聾的吼喊聲。
作為一名數學家的藤沢利喜太郎,此時跟在人群中興奮的嚎喊著的他甚至忘記了自己是一名日本人,在高呼著“中國萬歲”的時候,他似乎又回憶起小時候學習的漢熟中學的漢字,還有家中懸掛的中國字畫,是啊,日本不也是中華的一部分嗎?
千百年來,日本之文明不正是習自於中國嗎?若無中國之文化,又豈有今日之日本,而脫亞入歐給日本帶來的是什麼,是滅種亡國,這正是背棄了中華帶來的報應啊!
此時藤沢利喜太郎越發的激動起來,此時,他第一次真正發自肺腑的認同了“中華”,甚至隱隱覺得日本人同樣也是中國人。
“中國萬歲!”
這是發自肺腑的言語,在這一瞬間,無論是中國人亦或是朝鮮人、日本人,似乎都結成了一體,就如同千百年前一般,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他們,又一次找到了失落已久的歸宿,那種心靈上的、文化上的歸宿,在這一瞬間,將三國人匯成了一個群體。
此時,再也沒有了清國人、日本人或者朝鮮人了,有的只有一個“中國人!”。
“仲彭、仲彭,你聽到了嗎?你聽到了嗎?”
在東亞學院的校園中,柳麟錫看著眼前的這一幕,那張帶著些皺紋的臉上的全是激動的淚水,似乎在這一瞬間,他看到了中國復國的希望,他甚至忘記了身邊的李經述是清國重臣的兒子,而是抓住對方的手說道。
“你看,你看,人心如此,人心如此,中國復國有望,復國有望啊!”
儘管對於柳麟錫來說,他堅信“朝鮮國帝大明,是朝鮮孝宗與宋時烈所立光明大義而世守者也。”,但在另一方面,皇明已不可復,所以在他看來朝鮮只得謹守華法,以帝先王先祖所帝之皇明,為待天下真主之作而已。
而此時,杭州的起義、仁川學子的群情激昂,讓他看到了中華復國的希望,對於數百餘年來秉承中華正統思想的他來說,如何能不激動,雖是作為長者,可這時柳麟錫卻完全沒有了長者的風範,而是如過去他曾於內心鄙薄認為其習西洋而不習中國的青年學子們一同歡呼起來。
“中國萬歲!”
“中國萬歲……”
周圍的一聲聲一陣陣吶喊,只震得李經述頭暈眼花,一時間不能自己,在那似浪潮一般的吶喊聲中,年青如李經述,亦也感覺到一絲迷茫。
看著那一張張激動的臉龐,聽著那一聲聲發自肺腑的吶喊,恍惚中,李經述的心中卻不斷的浮現出父親的言語。
“李家世受朝廷重恩,需知皇恩浩蕩……”
但眼前這激昂的一幕,卻是他從未曾體會過的,甚至在這一瞬間,這震耳欲聾的吶喊,激動的臉龐給他帶來的衝擊,亦是從未曾體會過的,甚至在他的內心深處亦有一個聲音在告訴他——“我是漢人,我是中國人”。
儘管那個聲音不斷的提醒著他,可是在另一邊,父親的訓導卻不斷的在他的腦海中浮現開著,兩者不斷的撞擊著,以至到最後,他甚至只覺身體不住的輕輕的搖晃著,只覺得一陣頭暈目眩。
而此時在人群中不知什麼時候,多出了一面面“日月旗”,那藍色的“日月旗”於人群中飄揚著,那旗幟不大,卻是甚至刺眼。當一面“日月旗”被扛上講臺的時候,現場的氣氛似乎達到了最**。
在氣氛達到頂點的時候,不知是誰喊了一聲,要給大漢浙江都督府捐款助餉,這一建議立即引起周圍的一陣贊同,那些平素拿著統監府津貼的學生,紛紛你一元,我幾塊的將一張張紙幣一塊塊銅元丟到臨時用紙箱製成的募捐箱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