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噹噹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8部分,帝國的朝陽,噹噹噹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跟在擁擠的人群中,走到臺上的藤沢利喜太郎看著那募捐箱,從衣袋中取出錢包,然後將所有的錢都取出投入到募捐箱中,似乎因為感覺還不夠的關係,他又將口袋邊係扣的金質懷錶取出。
“把金錶也拿去吧,拜託了,給中國的義士們多買幾發子彈吧!”
藤沢利喜太郎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甚至鄭重其事衝著學生深鞠躬,似乎眼前的學生正是杭州的義士一般。
“是的,請一定要光復中國啊!”
又一名日裔教授在那裡說道著,同樣將錢包掏空,並將懷錶捐出,在效仿著藤沢利喜太郎捐出懷錶的時候,那位教授甚至看著學生們不無動情的說道。
“日本千年受教於中國,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中國實是日本父之邦,我們也是中國人啊!”
臺上的言語只引得一陣掌聲,而在那掌聲中,臺上的話語透過前排的學生傳至李經述的耳中,只讓他渾渾噩噩不敢相信自己所目睹的這一切。
“我們也是中國人啊……”
我是中國人啊!
我也是中國人啊!李經述在心裡默默的唸叨著,可他卻沒有任何勇氣說出這句話來,似乎在這一瞬間,父親所教導的感恩忠君的思想,都在慢慢的坍塌著,以至於完全不能自己,不斷於嘴邊喃喃道。
“父親,若你如我所見,又會作何,又會作何……”(未完待續。。)
第159章 盡人事(第二更,求月票!)
“這朝廷還是想讓北洋水陸師去剿匪啊!”
李鴻章在心裡淒涼地嘆息著,對於杭州逆亂一事,就他的本意來說,他並不想插手,浙江屬閩浙,雖說駐著幾營淮軍,可就李鴻章的本意而言,他能接受閩浙總督卞寶第、兩江總督劉坤一權節駐兩地淮軍,如此一來,無論是勝是負,北洋都不必承擔責任的,這種事情贏了沒什麼功勞,可若是負了,到時候言官們的彈劾便足夠人頭痛的了。
喪師辱國之類的言語看似不能殺人,可曾用筆刀殺人的李鴻章自然深知這筆刀之利。現在朝廷全是一副急不可待的模樣,甚至要調北洋水師去杭州,水師到杭州能幹什麼?可這卻透露出一個資訊——朝廷想要速戰速決,想在杭州逆亂之前的影響擴散開之前,就加以平定。
“拖!先拖著!”
想到這一層後,李鴻章心裡略為開朗了一些。他把張佩綸、周馥、張士珩等人叫來,將朝廷的想法與他們一一勾通,大家的看法與他一致。
“荃帥,這淌泥水,咱們還是能不淌就不淌的好,至少現在不能淌。”
雖說作為大清國的臣子,可張佩綸倒是沒有一絲為君分憂的念頭,這倒不是因為他被《佈告全國電》給影響了,而是因為他必須要考慮到整個北洋群體的利益。
“可朝廷那邊崔的急!”
李鴻章想了想說道,有些主意即便是心底定下了,到最後還是要藉著旁人的口說出來。
“荃帥。這客軍於異地素來多有不便。縱是朝廷催的急。沒有幾個月,各營怕也難行吧!”
周馥語氣平靜的說了一句。
“就是這艦隊……”
“艦隊,艦隊不是在琉球嘛?若是英國人不讓撤,咱又有辦法。”
張士珩於一旁附和一聲,相比於其它人,他的辦法無疑更直接,實際上對於才學有限的他來說,有時候。他的一些看似頗似市井無賴的建議,卻又能解一時之難。
“嗯,這倒也是個法子。”
李鴻章捋著長鬚,安靜地坐著,他的心境已基本平息了,同樣也拿定了主意,暫時不淌杭州那池渾水。
“這朝廷若是追問下來,怕根子還得落到這銀餉上,這餉銀如何籌?”
身居官場的李鴻章這些年最深切的體會就是“銀錢窘急”,這大清國的銀庫裡都跑耗子了。自然也沒銀子撥,這銀餉無外就是讓地方自籌。剿了那麼多年的匪,李鴻章豈不知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
“我看先同洋人的銀行談談,能不能借上一筆款子!”
“還是中堂想得周到。”
張佩綸說,他從心裡佩服李鴻章處事的老練,簡單的銀餉兩字,其實就是最好的藉口。
“不過,職以為從銀行借款,固然能解一時之需,可歸根到底,這解決不了根本,所以還是得自己想辦法”
聽他這麼一說,李鴻章看了他一眼,含笑問道:
“幼樵,你有什麼想法?”
“銅元!”
張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