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噹噹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8部分,帝國的朝陽,噹噹噹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綸直截了當的吐出兩字,甚至還從口袋中取出了一枚銅元。放到大人面前,而張佩綸的這句話,卻是讓眾人無不是一陣心動,從前年唐子然於朝鮮開制銅元,這兩年來,仿洋式的銅元可是日益實興,且極受百姓歡迎。
“中堂,自朝鮮鑄行銅元,因其圖案精美,樣式整齊,加之國內製錢久缺,所以其一經投入既受百姓追捧,前年個,這朝鮮銅元剛入天津時,對銀元的作價甚至比行定的一比一百的發行價還要高,銀元一元兌換銅元比價在天津是90枚,在京城是88枚,即便是現在,也是90…92枚銅元即可換一元銅元!鑄銅元一枚可獲五成之利,這兩年朝鮮所鑄銅元於直隸、山東、江浙河南等地,更是流通無阻,朝鮮統監府以此獲利何止千萬!”
看著手中那枚精美的銅元,李鴻章又一次忍不住稱讚道。
“唐子然操財之術極是了得!”
這一聲稱讚倒是肺腑之言,或許李鴻章看不明白唐浩然的一些舉動,或對其時而捅婁子的做法時常嘆息,可卻又不得不佩服他的操財本領。
“歸根到底,這兩年他在朝鮮辦的事,不還是靠著這銅元的利撐著嘛!”
張士衍有些不屑地接了一句。
“幼樵,你的意思是,咱們開鑄銅元?”
張佩綸的建議,讓李鴻章於心下思索起來,之所以看著那錢利而不動,不是因為不想動,而是因為朝廷那邊的態度,畢竟,這銅元改了祖制,在直隸這邊辦什麼事都得小心謹慎。
“不鑄,這錢利勢必盡為朝鮮所得,如今既然朝廷讓咱們自籌餉銀,可如何自籌,無外錯款,再加捐、加厘,這終歸不是辦法,所以,只有開制銅元!以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