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部分,慈禧全傳之母子君臣,保時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首之概。慈禧太后好奇曾坐過一回,但為怕出事,不準用機車拖帶,只是找了些太監前挽後推,走了十來丈遠便即停止。這件事此刻來說,成了笑話,所以她頓住不言,換了嘉許之詞。

“這一次你辦得很妥當。我雖是第一次坐火車,已經知道火車的好處了,明年謁陵,仍舊要坐火車。”

“有了這一次的經驗,明年會辦得更好。”傑多第說:“希望下一次能夠使太后更覺得滿意。”

“這樣才好!”慈禧太后很高興地,略停一下問袁世凱:“他是那一國人?”

“傑多第是比國人。”

“對了!蘆漢鐵路借的是比款。比國是小國,不過這個洋人倒很知道規矩,辦事也很實在。”慈禧太后問道:“袁世凱,你看該怎麼酬謝他?”

“恩出自上,臣不敢擅擬。不過,洋人多想得賞寶星,將來回國,好在他的同胞面前炫耀。”

“好!賞他一顆寶星,你傳旨給外務部,看那一等的寶星,跟他的職位相當。至於鐵路上還有好些華洋司事,這一次辦差很出力,一起賞五千兩銀子,我另外撥出來,不必動部款了。”

“是!”袁世凱答說:“賞傑多第寶星一節,臣遵慈諭傳懿旨。賞鐵路華洋司事的款項,萬無請內帑之理。蘆漢鐵路在臣轄境之內,皇太后賞人的款項,自當由臣敬謹預備。”

“你這一說,我成了慷他人之慨了。多不好意思!”

慈禧太后是笑著說的,而袁世凱卻似乎很緊張,碰著頭說:“直隸的一切,皆在慈恩庇護覆載之下。慈諭‘他人’二字,臣萬萬不敢受。”

“我是隨便說的,你別認真。”慈禧太后含笑望了傑多第一眼,“他如果沒有別的話,你就帶他下去吧!”

“是!”

於是袁世凱與外務部司官,雙雙跪安,傑多第則深深鞠躬辭出。接著,李蓮英來請駕。

由於進京的日子與時辰,是經過欽天監慎重選定,這一天的未正,也就是午後兩點鐘進大清門,上上大吉。所以慈禧太后不敢耽擱,一請即行。

※ ※ ※鑾輿到達正陽門,剛是午後一點,預定兩點鐘吉時進大清門。路程費不到一個鐘頭,有個消磨時間的法子,借關帝廟拈香之便,在那裡等夠了時間再上轎。

清朝的家法,對武聖關公,特表崇敬。早在建都瀋陽時,便為關公建廟。世祖入關,覆在京師建廟地安門外,順治九年勅封“忠義神武關聖大帝”,雍正三年追封三代公爵,關公在洛陽及山西解州原籍的後裔,仿崇祀“四配”之例,授五經博士,世襲承祀。

不過,地安門外的關帝廟,靈異不及正陽門外關帝廟。此廟在月城之右,建於明朝嘉靖年間。相傳明世宗在西苑修道,因為禁中關帝廟內的法身太小,因而命木工另雕一座大像。

完工之後,準備易像時,曾命人問卜,卜者說是舊像曾受數百年香火,靈異顯著,棄之不吉。明世宗甚以為然,因而在正陽門月城之右,另建一座新廟,而以禁中舊關帝像,移此承受香火。及至李闖破京,大內遭劫,新像不知下落,反不如舊像依然無恙。

更以位居衝要,佔盡地利,所以香火益盛。慈禧太后每遇山陵大事,出入前門,必在此廟拈香,城門內外,警蹕森嚴,唯獨這一次是例外,竟然在正陽門城樓上,有人居高臨下,堂而皇之地俯視慈禧太后的一舉一動。

可想而知的,除卻洋人,誰也不敢,亦就因為是洋人,誰也奈何他們不得。慶王唯有惴惴然捏著一把汗,但願洋人肅靜無聲,而慈禧太后不曾發現,才可免除詰問誰應負此“大不敬”罪名的責任。

入廟之時,由於洋人都聚集在月城上,所以慈禧太后不曾發覺,乃至行禮已畢,休息得夠了時候,一出殿,視線稍微上抬,洋人便已赫然在目。扈蹕群臣,無不色變,預料著慈禧太后會勃然震怒,即使當時不便發作,那鐵青的臉色,亦就夠可怕的了!

那知不然!慈禧太后看得一眼,居然忍俊不禁地笑了,就象那些慈祥喜樂的老太太,看見年輕人淘氣那樣。接著,把頭低了下去,佯作未見地上了轎子。

※ ※ ※首扈大臣一路看著表,指揮輿伕的步伐,扣準了時間,準兩點鐘,進了作為紫禁城正門的端門。於是經午門過金水橋入太和門,循三大殿東側,到後左門,外朝到此將盡,再往裡走,便是“內廷”,非有“內廷行走”差使的人,不得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極品武神

垃圾王

福氣安康

打死也不說

喜笑妍開

知恩報恩

潮熱夏日觀察記錄

Sansaga

地球上唯一的魔法師

奧巴牛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