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
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部分,劍橋中國史:中華民國史(下),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府軍的旗鼓相當的抗衡中,無論是進攻還是防禦都不會贏得最終勝利”。②
沒人預見到共產黨的指揮員們能把他們抗日遊擊戰的經驗轉移到運動戰
的戰役中去的速度和技巧。共產黨人在儲存和發展自己力量的同時,立即開
始部署比他們用來與日軍作戰更大的部隊,零敲碎打地襲擾和殲滅敵人。通
過將民兵和俘獲的敵軍士兵編入正規軍,以及透過伴隨 1946—1947 年共產黨
地區土地改革的大規模徵兵運動,人員的損失得以彌補。土地改革不可缺少
的組成部分即共產黨政權在農村的發展,也使得在 1946 年政府進攻中不是首
當其衝的地區的民眾有可能支援共產黨,這種支援對於加強該地區的軍事行
動是必不可少的。
東北。在東北的總司令林彪的指揮下,這一戰略最早被成功地運用於滿
洲。1946 年底,他的部隊已推進到松花江以北,政府軍對其最後目標哈爾濱
做好了春季進攻的準備。但其後,林彪卻向政府佔領的地區開始進行一系列
打了就跑的突襲,這種打法使他在仲夏掌握了滿洲的主動權,並在兩年以後
的決定性勝利中達到頂點。他的時機選擇符合一種突擊和聲東擊西的戰略,
① 關於這些事件的一個目擊者的報道,見傑克?貝爾登:《中國震撼世界》,第 213—274 頁。
② 《冀魯豫五個月來游擊戰爭的總結與目前任務》,第 42 頁;《關於開展敵後遊 擊戰與準備游擊戰的指
示》,第 48—52 頁;《潘復生同志在地委組織部長聯席 會上的總結髮言》,1947 年 3 月 8 日,載《一九
四七年上半年來區黨委關於土 改運動的重要檔案》,第 38 頁。
① 張爾:《九個月游擊戰爭總結與今後任務》,1947 年 5 月,《工作通訊》第 32 期,第 19 頁。
② 《美國對外關係, 1946 年》第 10 卷,第 235—236 頁。
在東北,嚴寒的冬天開始以後是一個不太可能進行軍事部署的季節。1946 年
11 月,當林彪的部隊越過冰封的松花江,首次發起一次小規模的牽制性攻擊
時,這一行動的重要性還不明顯。在這次短暫的南下後,他們迅速撤了回去。
1947 年 1 月 6 日,一支估計為 6 萬人的部隊再次過江。這一次,政府軍至少
在一次戰鬥中傷亡慘重,他們在入侵者撤出前幾乎抓不到什麼俘虜。政府軍
的指揮官們因而很擔擾,因為他們預料到了第三次攻擊。這次攻擊發生在 2
月中旬,但直到 2 月底才結束。林彪的部隊迅速撤離,而沒有與集中的政府
軍接戰,政府軍這次不肯像 1 月份作戰時那樣落入圈套。
共產黨第四次越過鬆花江作戰,從 1947 年 3 月 7 日持續到 18 日。這一
次他們重創了政府軍一個師,在撤回前繳獲大批武器彈藥。這些短程軍事突
襲的重要性,至此已顯而易見了:政府軍已遭到削弱,更重要的是,他們在
東北的戰略計劃已被打亂。對哈爾濱的威脅被延誤,共產黨的地位則鞏固了。
1947 年 5 月,林彪接著又發起他的第五次渡江行動,展開了一場密切協作的
戰役,這一戰役標誌著結束滿洲戰爭行動的開始。一支有 40 萬人的部隊,參
加了 5—6 月進攻滿洲中部、南部和西南部的作戰行動。其主力部隊進攻的目
標,是地處滿洲兩大城市長春與瀋陽之間的四平街。在對四平街五個星期的
圍城作戰期間,進攻的共產黨軍隊傷亡了約 40000 人,而且未能阻擋住派來
援救四平街守軍的政府增援部隊的到達。林彪在 6 月 30 日撤去對該城的包
圍,並撤過鬆花江後,他本人承擔了這一決策錯誤的責任,這次錯誤導致了
政府四平街防禦戰的勝利。
然而,儘管林彪遭受了挫折,他的東北野戰軍仍然獲得了主動權,並且
把主動權一直保持到第二年的最終勝利。政府軍已被迫放棄了松花江北岸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