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0部分,劍橋中國史:中華民國史(下),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美國和英國對中國的支援正被東印度的荷蘭人加強。儘管荷蘭已淪陷於納

粹,荷蘭的殖民地政府仍維持其半獨立存在並頑強地抵制日本想取得石油的

努力。荷蘭官員們與他們的美、英同行密切磋商,三方制定了對日本的共同

① 1939 年 9 月 1 日,希特勒突然襲擊波蘭,與波蘭締結有互助條約的英法,於 9 月 3 日對德國宣戰。英法

與德國雖已宣戰,但一直沒有戰鬥。也有人稱為“奇妙的戰爭”——譯者。

② 洛:《英國與太平洋戰爭的原因》,第 106 頁。

③ 洛:《英國與太平洋戰爭的原因》,第 124 頁。

綱領。這產生了所謂 ABCD 集團——美國、英國、中國和荷屬東印度——這盡

管不是一個明確的實體,但它至少準備聯合行動,並對日本人施加巨大的心

理壓力。日本人非常擔心在亞洲孤立,而這正在成為現實;他們同德、意的

結盟卻於此無補。軸心同盟無助於日本對付“ABCD 的包圍圈”。

於是中國發現自己再次成為防止軸心主宰世界的全球化英美聯盟的一部

分。中國的地位現在似乎更安全多了。她的命運與美、英連結在一起。美國

把中國納入其全球戰略,特別提供航空專家、“志願”飛行員和飛機組成飛

虎隊,同在中國的日本空軍作戰。當國會透過租借法案時,華盛頓立即把援

助計劃既運用於英國,也運用於中國。倫敦相信美國的支援,對日本採取強

硬的政策。在 1940—1941 年之間的冬季,英美戰略會談(所謂“ABC”會議)

重申歐洲戰場的首要地位,同時與會各方也同意協調太平洋的戰略行動。最

重要的是,由於美、英領導人承諾要維護世界的民主,中國也成為他們為民

主而戰的一部分。換句話說,由於成為爭取主權的全球性戰鬥的一部分,中

國能得到保證從日本獲得最後解放。這就無怪 1941 年全年斷斷續續地在華盛

頓舉行的日美談判毫無結果。這些會談反映了日本的絕望以及透過請求華盛

頓壓迫重慶結束戰爭以離間美國和中國的策略。美國官員雖然同意繼續會

談,但主要是為了爭取時間作軍事準備,沒有接受日本控制中國的想法。

當 1941 年 6 月 22 日希特勒的軍隊攻擊斯大林的軍隊時,中國的國際地

位得到進一步加強。納粹的侵略使蘇聯加入英、美、中聯盟。德蘇戰爭對美

國來說意味著西部戰線的緩和。同時迫使蘇聯將其軍隊從亞洲調出以保衛歐

洲蘇聯。當日本決定不從背後進攻蘇聯而繼續保持中立時,中國人意識到他

們只能從蘇聯得到比過去少得多的援助。然而蘇聯重新參戰使人民陣線得以

復甦,並加入英美聯盟。中國現在是這個綜合性聯盟的一員,也將遲早成為

取得勝利的盟國中的一員。如倫敦《泰晤士報》通訊員從重慶發回的報導提

到的那樣,按照中國人的觀點,“德國對蘇聯的進攻終於使世界上自由的人

民在 ABC 陣線的領導下,聯合起來反對侵略勢力”。相比之下,日本的處境

據認為變得“更危險,經濟上困難重重,眾叛親離,並企圖從事某些行動,

這些行動可能很容易使它與蘇聯、英國、東印度,可能還有美國發生公開對

抗,這時候它有 100 多萬軍隊困在中國”。①這種觀點反映出中國確信終於成

功地孤立了日本,而本身正成為世界關鍵性強國之一。

德國襲擊蘇聯後,全球大戰的觀念變得更清楚了。現在英美聯盟和蘇聯

共產黨人一道共同承擔著打敗軸心的任務。人民陣線與民主聯盟融為一體。

一位美國作家稱這種新的聯盟為“世界民主陣線”,這一稱謂很妥貼地包含

了先前的兩種概念。②美國的民主將不僅對本國而言,它將成為全球爭取自由

運動的一部分。這種新的國際主義在富蘭克林?D.羅斯福和溫斯頓?丘吉爾

於 1941 年 8 月在大西洋會晤結束時所發表的聯合宣告中得到了詳盡的論述。

這就是大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杜鵑聲聲

雙曲線

論衡全譯

老是不進球

寶貝不要跑

這就是結局

[hp]vampire

僻處自說

墨蛇狂情

竹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