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部分,劍橋中國史:中華民國史(下),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4
年》,各處,第 394—398 頁;柯文:《傳統與現代 之間:王韜及晚清中國的改革》;又蔡榮芳(音):
《買辦思想家的處境:何啟 (1859—1914 年)和胡禮垣(1847 年—1916 年)》,《現代中國》第 7 卷第
2 期 (1981 年 4 月),第 191—225 頁。
慮滿族或王朝的統治,關心保持他們自己的地位和對社會的專制統治。結果
是,他們拒絕了最後的機會,未能在當時的政治結構內協調社會的首創活動。
①反維新政變的衝擊波衝擊了名流社會中公開積極活動的那一部分人,加重了
他們對朝廷的不信任,與朝廷益發疏遠。起初,不清楚逮捕牽連多廣——名
流廣泛從事維新活動的地方,如長江下游,許多人有理由感到不安。進一步
的對立,是由任用滿人取代各省漢族高階官吏的政策引起的。此後不久,朝
廷支援義和團,支援處決反對義和團的官吏,1900 年非理性的種族主義引起
的災難性的國際後果,疏遠了範圍更廣泛的名流人士,他們對助長社會動亂
的危險非常敏感,並厭惡再次挑起外國入侵的政府。
在 19 世紀與 20 世紀之交,京城官吏懷著幻滅的心情紛紛辭職還鄉,京
外的學者堅信他們不能為清政府服務。排滿在整個 19 世紀原是潛伏的、躲躲
閃閃的態度,如今與反對專制壓迫結合起來成了公開的政治態度。也許第一
次公開發表的對滿族統治的攻擊是 1900 年夏在《申報》上出現的。①有些人
認為,政府一旦在 1901 年後開始了新政的程序,只要它能維持控制更久一
些,它就能成功。這樣的論點低估了這樣大的國家的變革問題,但卻正確地
表明了清政府官辦維新運動的活力與在短短几年中取得的迅速進展。這種論
點的缺點,在於它低估了在官僚政治的國家和名流社會之間出現的政治隔
閡。
參與和控制,而不是維新,繼續處於清朝最後 10 年衝突的核心地位。北
京政府把維新與集權和延續官僚控制的目的結合起來,這一做法激起了反
對。②一位最堅定地主張維新的總督張之洞,在由誰控制鐵路發展的問題上和
名流人士意見相左,儘管兩者共有強國和實現工業現代化的信念。只要領導
的名流被賦予他們認為有意義的任務,他們就可能參加政府,或與政府合作;
但當官吏再三設法限制外界的積極活動時,他們就拒絕給予支援。
發動辛亥革命的反對派是由與官僚政府的基本衝突形成的。③反對派是從
一些具有不同利益,對政府和社會具有不同觀念的名流社會群體中發展起來
的。然而,就自由民主的意義而言,這些群體並不是作為利益集團而發揮作
用。中國社會的總體性過強,名流階級內部的差別太不顯著,社會-政治觀念
對於急劇地採取西歐的特別是美國的模式的政策來說,是過於強調整體性
了。不同的名流階層——不論是老的還是新的——的成員繼續由家族、地域
或其他紐帶互相聯絡在一起。反對派的成員也共同具有一些基本觀點,他們
是民族主義的,相信某種程度的民眾動員,希望重新分配政治權力以提供範
圍更大的社會參政,並且易於感到被清政府官吏所出賣,易於不信任他們。
19 世紀最後 10 年的主要政治運動,如 1905 年的抵制美國貨、省辦鐵路風潮
和立憲運動,都廣泛地表現並動員了反對集團的聯合,還牢固地把民族主義
的感情同他們爭取代議制政府的要求聯絡在一起。①同盟會和康有為領導的立
① 關於戊戌變法,見張灝:《劍橋中國史》第 11 卷第 5 章;湯志鈞:《戊戌變法 史論叢》。這種解釋採
自蘭金:《“輿論”和政治勢力》,第 470—472 頁。
① 《義和團》第 4 卷,第 171—172 頁。
② 關於清政府的維新方案,見市古宙三;《劍橋中國史》第 11 卷第 7 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