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部分,劍橋中國史:中華民國史(下),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和財政上太 過分擴張,以致於不能有效地控制社會團體。見佈雷德利?蓋澤特:《走向國 民黨統治的
多元模式》,《中華民國史研究通訊》第 7 卷第 2 期(1982 年 2 月),第 1—10 頁;蓋澤特:《權力與社
會》,第 1—10 頁和各處;理查德?布什:《國民黨中國的工業與政治:國民黨政權與長江下游中國紡織
廠主,1927—1937 年》,第 18-24、307—308、332—334 頁。
① 布什:《國民黨中國的工業與政治》,第 308-313 頁。
② 見本書第 6 章(比昂科著)。
③ 見本書第 12 章(範斯萊克著)和第 13 章(佩珀著)。 70 年代和 80 年代初撰 寫共產黨根據地的詳細
歷史研究專著,提供了關於共產黨的組織工作、與地 方實權派的關係和對農民自發要求的領導等方面的情
況。見戴維?保爾森: 《領導和自發:最近的研究共產黨根據地的方法》,《中華民國史研究通訊》第 7
卷第 1 期(1981 年 10 月),第 13—18 頁。主要根據地的研究專著有:斯蒂 芬?艾夫里爾:《多山地帶
的革命:江西省共產黨運動的興起》;凱思林?哈 特福德:《一步一步來:晉察冀邊區的改革、抗戰和革
命,1937—1945 年》;戴維?保爾森:《華北的抗戰與革命:山東根據地,1937—1945 年》;琳達?格羅
夫:《革命中的農村社會:高陽地方,1910—1947 年》。陳永發:《革命的形成:1937—1945 年華東和華
中的共產黨運動》是研究共產黨戰略的內容最充實的專著。
他們的革命事業。例如,在山東和河北,使農民的不滿政治化的“階級鬥爭”,
指向“土豪劣紳”和稅吏,農民們認為這些人比地主更暴虐。①溫和的再分配
政策和給非黨名流以某種政治發言權的範圍很廣的集會,足以促進更廣泛的
村民參與共產黨控制下的地方政府。共產黨給予對社會不滿的人以政治引
導,開始從社會基層建立政權。②不過直到 1949 年以後,充分擴大政府權力
的可能性才得以實現。
20 世紀的這些變化,再次引出了個人對於國家的關係問題。綜觀整個歷
史,中國作家一般只強調個人對統治者、對農民或其他人的責任和義務,很
少關心關於人權的任何學說。③另一方面,正義的概念和對非正義的憂慮,在
中國則隨處可見。西方對法治和公民自由權的更加特殊的關注,激勵 19 世紀
的西方人堅持要求治外法權(即駐華使節有權審理在華犯罪的外國人),這
是 1842 年至 1943 年的不平等條約的中心內容,並且損害了中國的主權。於
是人權——現在正是這樣稱呼的——就成了帝國主義的重要部分。關於在中
國新政府框架之內的法治和公民自由權的前景,近時仍有不斷的探詢。
在何種程度上將公民個人置於首位,在何種程度上將個人所屬的集體置
於首位,一直是以中國和西方價值體系之間的公認的文化差異為基礎的一種
選擇。這或許可以看作一個需要強調的關係重大的問題,可是它仍然未超出
一個更大的問題,即中國政治生活中人民——名流和各種普通人——的作用
問題。就這樣的廣義而言,“民主”問題,不管如何界定,都是中國革命日
程中的一個關鍵問題。同類的傾向,即在政治活動中,政府滲透到社會組織
和社會動員中去的傾向,是從晚清繼承下來的。中華民國面臨重建強大國家
和擴大民眾參政之間的久而未決的關係問題。①這種緊張狀態又因年輕的共和
國所處的國際環境而加劇了。
① 蘇珊娜?佩珀:《中國的內戰:1945-1949 年的政治鬥爭》,第 282、286—289 頁;陳永發:《革命的
形成》,第 243 頁和第 3 章各處。
② 裴宜理:《華北的叛亂者與革命者》第 6 — 7 章,把共產黨的社會政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