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股巡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7部分,少年醫仙,津股巡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請夫子指點。”秦朗擺出虛心受教地樣子。

“老夫指點不了你什麼,這把量天尺給你看看,它或許可以給你指點。”蔡衍隨手抓起身旁的一把黑色檀木尺子,很是隨意地丟給了秦朗。

第1421章 天有多高

量天尺?

這名字好勢大!

但秦朗拿在手中,不過是一把普通的木頭尺子,這東西在古代和近代都統稱為“戒尺”,這是老師訓誡學生所用的“道具”,但自從教育部出**了不準體罰學生的規定之後,跟戒尺有關的東西也就消失了。

只是,有一點很奇怪,如果教育暴力是因此戒尺帶來的,那麼為何在古代沒有聽說過有夫子用戒尺將學生打殘的故事呢?反而現在校園暴力、猥褻的事故不斷,可見戒尺本身無罪,有罪的只是一些心裡不健康、素質低下的“老師”罷了。

至於取消戒尺這樣的道具,也未免有些小題大做了。

簡而言之,教育暴力不過是師德低下造成的,與戒尺何干?

要知道,在古代能夠做“夫子”的,怎麼說也應該是秀才的出身,而秀才已經算是比較有文化的存在了,這可是要透過正統地科舉考試選拔才能獲取的“功名”。而能夠成為“夫子”的,其必然更是德才兼備。

秦朗生在新時代,自然是沒見過這種“古老”的東西了,但是戒尺作為古代夫子教書育人的唯一道具,自然是有其特殊含意的。

這種特殊含意可不是透過毆打小學生手掌帶來的滿足感,而是這戒尺中的“戒”和“尺”的含意,所謂“戒”,自然是訓誡和懲戒了,古人曾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而過錯自然是越早糾正越好,所以在學堂上犯了錯誤,夫子的戒尺就是用來懲戒學童的,好讓對方記住錯誤和教訓;而“尺”,則是尺度、標準,人生下來是沒有道德和法律觀念的,基本的道德觀和法律觀都是在後天學成的,所以需要一個做人的尺度。

可見,戒尺不僅僅是用來懲戒人的,也是告誡學子們應該懂得基本的社會規矩,擁有自己的道德底線和尺度。

方寸之物,卻蘊藏著如此多的大道理,這便是儒教的智慧。

而蔡衍給秦朗這一把戒尺,不知道傳承了多少年,也不知道經歷過多少儒教聖人之手,但是這一把戒尺可以稱之為“量天尺”,可見它不僅僅是用來衡量孩童對錯過失的,而是用來衡量天地的。

天有多高,地有多深,這應該如何衡量?

一把檀木的戒尺,如何量天?

但是,當秦朗真正接觸到這一把量天尺的時候,他才知道這一把戒尺的“威力”,這一把小小的戒尺之中,不僅蘊藏著雄渾無比的浩然正氣,而且還有歷代儒教門徒對天心民心的體悟之感,蘊藏著儒教聖人對天地大運的理解,儒教千百年人才輩出,能夠握著這一柄量天尺的,必然都是十分傑出之輩,這些人千百年來積累起來的智慧,的確是可以“量天”了。

古人所謂“天圓地方”,但“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所以天地本來沒有標註規矩和規則,但是一些智慧高絕的人領悟天心,替天傳道,定力了基本的道德和法度,並且找到了度量天地萬物的標準和工具。這些人,就是真正達到了與天合道的聖人。

能夠“替天傳道”的人,也是有大功德的人,所以能夠寫出“聖人經書”流傳千古的人,都是真正的聖人,因為天道、人道會檢驗出在這些書籍的真正水平。同樣,那些發明了“度量衡”的人,同樣都是聖人,因為是他們教會了人如何去度量時間長短、萬物的長短高矮等等,這些都是了不起的大功徳。

這就是蔡衍給秦朗觀看量天尺的用意。

秦朗捧著量天尺,雙手微顫,這裡面的東西實在太厚重了,他根本承受不住,所以他將量天尺雙手捧著遞給了蔡衍老頭:“夫子,我不是儒教正式門徒,萍水相逢,不值得您的厚愛。”

“哈哈!~”

蔡衍大笑起來,“你雖然不是儒教門徒,但卻已經有了儒教的量天尺在心中了。古人說得好:老百姓心頭有桿秤,這桿秤才是衡量君王功業、官員功德的尺度。同樣,我們儒教之人心頭也有一方戒尺,這戒尺就是衡量我們自身功德的尺度,既然你心頭已經有了量天尺,為何不敢接受其中的道理?”

“小子擔心德行不夠,有辱聖人之物。”秦朗道。

“如今雖然號稱是儒教門徒億億萬,但是真正的儒教門徒已經杳無蹤跡了,老夫不過是儒教鎮守聖人經典的看書人而已。多少年了,老夫還是第一次見到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開拓者

巴喬的中場

錯撩偏執男主後我甩不掉了

鍵盤君jun

無雙將

抵制日貨

託福閱讀1000詞

溫暖寒冬

月老下凡

緣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