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生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九 小年,田園步步嬌,楠木生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白土鎮的茶樓酒肆開始賣起了鹹鴨蛋,人人都曉得那是陳秀才家醃製出來的。整個白土鎮有秀才名號的也就三個,一說起陳秀才來都知道是茅山村的。
陳老爺子去鎮上辦了些年貨,聽到別人這麼說,開心的眉毛眼睛都飛了起來。有那認識的,指著陳老爺子說,喏,那可不就是陳秀才的爹。陳老爺子一高興,從鎮上買了兩包花生糖給了大房的孩子。陳老太太知道後,激的坐起身子抱怨了一場。
陳老太太的腰傷已經好太多了,本來她的腰傷就不打緊,裝喬作勢的躺在床上這麼幾天,看到大房的日子過的興興頭頭,氣也氣好了。
大房五百隻鴨蛋賣完的那天,陳老太太看在眼裡,一氣之下晚上吃了三大碗飯。
過了臘月二十,離年越來越近了。
不管是什麼朝代,過年總歸是開心的、熱鬧的、溫情的。
私塾從臘月二十就放了年假,陳齊安依舊不改雞叫時分起床讀書的習慣。
他每日在院子裡頭的楊樹下唸書,這情景落在上房陳老太太以及二房諸人的眼中,就像一塊烙鐵滋的一聲燙紅了各人的眼。
雪姚私下裡給趙氏說,大房這是搶齊林的風頭呢,氣的趙氏仰著脖子罵,他要是能出人頭地,門口的鯉魚也躍了龍門。
白馬書院也放了假,算算日子陳齊林該回家了。趙氏未免得意起來。
大房是分了家之後的頭一回過年。又賺了不好銀子,從李氏到孩子,每個人都很舒心。
家裡的年貨辦的自然豐厚。李氏是個疼孩子的人,只要孩子想吃什麼,都趕著去鎮上買來。
屋簷下、鍋屋裡掛滿了豬肉、雞鴨魚肉、臘腸,頗有一番喜氣洋洋的富足在裡頭。
這日是臘月二十三,小年,天下起了大雪。
忙碌了一年的人們開始了停歇,開始準備年貨。打掃灶臺,乾乾淨淨過個好年。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買豆腐。二十六買斤肉,二十七宰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二十三祭灶王,一碗清茶一碟懈”,“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
一大早,陳雪嬌和陳齊安就在院子裡唱起了歌謠,聲音清脆響亮。
小年這一天。要做的事情很多,祭灶王,掃塵土,剪窗花,洗浴。
李氏平常就是個勤快的人,到了小年這一天起的更早了。吃完早飯之後。帶著孩子們開始掃塵,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這個時代的人普遍迷信,李氏也不除外,裡裡外外都要進行仔細的清掃,若不那樣,擔心有了灰塵會過不好年。
鍋屋裡、北廂房,仔仔細細的清掃了一遍,往年清掃房頂的活是陳秀才來做,今年陳秀才傷到了,陳齊安自告奮勇,外面罩著布衫,在竹竿上綁了雞毛撣子掃房頂上的灰塵。陳雪嬌和陳齊平拿著掃把掃地、灑水,陳雪如拿著布抹桌子,靜好守著笸籮剪窗花。一家人忙的熱火朝天,不消兩個鐘頭,把整個北廂房以及鍋屋,裡裡外外全部清掃了一遍,真的是做到了窗明几淨,不染塵埃。
打掃完之後,黃蜻蜓來了,手裡捧著一大捧梅花。陳雪嬌接過來,順手插在瓶子裡,擺放在屋裡,立時有了清雅的味道。
上房也在除塵,往年這活計都是落在李氏頭上,如今分了家,李氏自然先緊著自己的家。陳老太太不讓兒子除塵,說這是女人的活,於是整個上房的活計落在了趙氏、張氏兩個人頭上,把妯娌倆累的直喊娘。
大房在貼窗花的時候,趙氏和張氏剛把陳老太太的屋子打掃完,張氏趁著打水的空當扭頭看了看靜好手裡的窗花。
靜好手巧,剪的窗花精緻好看,一套歲寒三友栩栩如生,貼在窗子上映著屋子裡頭的紅梅,別提多美。
黃蜻蜓看到了,吵著要學。靜好拿起剪刀教給她怎麼剪,剪了一套福祿壽送給了她,又剪了一套十二生肖送給了賈嫂子。
“這一套窗花在鎮上要十文錢呢,前兩天我和我爹去鎮上,那窗花還不如你的手藝。”黃蜻蜓捧了窗花嘖嘖稱讚。
陳雪嬌聽了心裡一動,笑著給靜好說:“表姐不如多剪些,放在二姑的鋪子裡賣。”
靜好想了一想答應了,這窗花別人賣十文,她賣七文,也能賺不少錢吶。
除塵之後,就是祭灶王。
李氏早已經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擺放了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剛出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