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部分,我的三十年·百姓影像,大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992年回國的時候,馬上就開始轉換成了對中國符號的引用。比如“迷樓”系列,我拋開了過去所有的題材和技法,另起爐灶。
整個90年代就是在這種探索中度過的。
牛:因為出國產生的時空距離,你發現了中國傳統藝術的價值?
何:是這種遠距離讓我看清楚了,看到了中國的好東西。可能中國的文化人到了某一年齡階段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年齡、閱歷的沉澱,在我的畫裡面都成了抽象的表現。但我還是堅持一點——遠離大的政治背景。我並沒有真正刻畫時代。所謂的時代精神,在我的畫中主要體現在自我意識,以及(技法、題材)變革。
牛:上世紀90年代的中國,從社會到經濟、文化都在迅猛發展,改革開放更加深入,國內的藝術品市場也開始逐漸形成,有了拍賣會,也有藝術品商人在活動。當時你怎麼看待這一潮流?
何:一開始我們都不知道畫也是一種商品。最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期有臺灣的收藏人士到內地收畫,我在美國的時候就認識了這些收藏家,那時候就賣出了自己的第一批畫;回國後發現中國的藝術品市場已經開始形成了。那時候畫廊還很少,買家一般直接找畫家去買,且以個人收藏為主。
牛:據說你在美國還很反感商業繪畫?
何:對。我很不適應畫那種商品畫,還給朋友寫信談了這個問題,在國內一些刊物上也發表過這種看法,對繪畫的商品化與市場化進行激烈批判。現在看來是非常偏激的。
牛:你是希望保持繪畫的純粹性?
何:想為藝術而藝術。(笑)我對繪畫理直氣壯地成為商品很不適應。當時的確很幼稚。現在看來,既然有人消費繪畫,消費藝術,那它就是一種商品。在國外,藝術品分了很多市場,繪畫也分了很多檔次,每個檔次都有自己特定的消費群,最後形成了一個很完善的繪畫市場。
中國繪畫市場的形成也很快,從只有畫家開始,很快就有了一切。既然全球化的過程開始了,繪畫也不可避免地進入了經濟領域。短短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就形成了當下的格局。
牛:你算是較早一批被畫商看中的畫家吧?
何:算其中之一吧。其實陳丹青、艾軒他們更早一些。那時候已經有畫商在收藏中國畫家的作品了,價格很便宜。那些收藏家和畫商收的種類也很多,有些著重收中國的觀念性繪畫,著眼於美術史;有些看重的是中國繪畫的寫實性;也有對中國民俗感興趣的,對中國鄉土感興趣的。每個品種都有它的市場。不過因為買家是他們,所以他們的興趣和傾向也影響了一些中國畫家的題材與技法。中國大的社會背景、傳統符號都容易受到國外收藏家的關注。當時一流的作品很多都外流了。國內也沒有夠實力的收藏家,開價太低了買不到畫,美術機構也不能左右畫家的作品。
牛:你的作品裡對個體的描繪很多,你也說過自己基本上不關注群體,是不是和你個人的審美取向有關?
何:我主要是對細微的東西感興趣,不喜歡喧囂,不喜歡刺激,不喜歡大的場景。寧可畫一些肖像性質的作品,很安靜地畫,讓人也可以很安靜地看,冷靜地看,探索這種細節和人的內心世界。而且(主角)以女性為主,因為女性在這方面表現得更充分,表情和肢體語言都特別微妙,也很唯美,畫起來難度很大。我喜歡向自己挑戰。這些東西最後就成了我繪畫的內容,形式和內容結合起來了。
我把自己的繪畫看成是獨立的領域,我刻畫的是內心世界,甚至不是我自己的,是虛擬的某種內心世界。我把它看成是至高無上的,我自己的情緒都不一定進入我的繪畫。我想它是一種更高的東西,高於現實。
何多苓:享受著繪畫、詩意以及邊緣(4)
牛:你把創作和現實分得很開?
何:和我的生活也是分開的。
牛:整個90年代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呢?
何:當然是藝術品市場的形成。從繪畫成為商品,一直到各種拍賣、收購,甚至有時候市場到了一種瘋狂的地步。中國美術界也就此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畫家群體,追名逐利、風起雲湧,同時也湧現了很多優秀的畫家和作品。對我個人而言,倒是一個平靜的過程。儘管自己在美術史上佔有一席之地,但始終還是超然於潮流,還是以旁觀者的心態在看時代。
參加展覽,辦個展,對我來說這不是必需的,只是個人繪畫創作的一個副產品,不是我追逐的目標。我的目標還是畫畫,讓自己身心愉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