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靈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部分,唐師曾:我說,精靈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需要英雄虎膽;語像卻是大眾的,需要大眾參與。唐老師的生命歷程令人敬佩,那我就為這“語像”添一塊磚加一片瓦吧。
認真閱讀了共建大眾語像的說明,模糊地認識到:“語像”大概是為影象加評語吧;“大眾語像”就該是大眾為影象加的評語;“剷平老鴨喉舌,共建大眾語像”大概就是要推翻老鴨的###自說,寫出大眾對照片的獨到見解和獨特感受吧。
不管理解是對是錯,先寫幾條再說。
開始看的幾組照片,主要是反映印巴當地風土人情的,比較貼近生活,很容易引發我對身邊生活的聯想,思路來得比較快……
平常只知道換一種髮型換一種心情,卻不曾想這換一種文風也會帶來一種全新的體驗。一邊調侃一邊迸發思想和語言的火花,有時這火花會刺激我的笑神經,使我不禁哈哈起來。其間,我體驗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再創作的快感。即便事過境遷,偶然想起這情境,還會時不時地嘿嘿一下……
前期寫“語像”,我是很少去顧及照片裡實際的歷史背景的,只是憑感覺、憑自己的生活閱歷去理解、感知照片。後來,突然覺得不瞭解照片拍攝的具體背景似乎也不大合適,於是每有新照片發出來後,遇到自己不熟悉的知識,我就去網上查閱,這大大彌補了自身的知識缺陷。
是部落格讓我結識了“語像”,又是“語像”讓我有了更多的人生體驗,積累了更豐富的知識。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新聞時代的舊事(34)
博友們,如果你也有興趣,那就敲擊你的鍵盤,開啟唐師曾的BLOG,點選那些充滿異域風情的照片,也來“語像”一把,讓“大眾語像”更加大眾化。
大家都出來“語像”,對相同的“像”行使自己的“話語權”,陳述自己的觀點,這樣就能互相瞭解,互相交流。消除了鐵幕,每個人都像奧運會選手,統一服裝,陽光登場。世界肯定有矛盾、有衝突,但全部陽光操作,用真名,講真話,這樣才有“和平”、“和諧”的可能。就像熊光楷副總參謀長說的,“文化因多元而美好,因交融而和平”。
我們的思想已經大大落後於技術
剛才提問的那位,來自中國傳媒大學的,說老唐,這個政法大學真遠,今天走了N條街,不遠萬里來到政法大學。其實說遠,不僅是空間上的遠,還有文化上的遠。
中國傳媒大學,幾年前叫北京廣播學院,後來吞併新華社的中國新聞學院,擴充成今天的中國傳媒大學。
改革開放以來,恐怕沒有哪個大學,能像北京廣播學院和中國政法大學一樣,對中國造成這麼大的影響,這麼輕而易舉地融入變動的社會。1998年,我應北京廣播學院院長邀請,去做講座。當時廣院書記是剛調來的新疆廣電局長,他用自己嶄新的桑塔納2000到魯谷新華社宿舍接我。講座結束的時候,禮堂水洩不通,動用保安才把我轉移出去,而外邊的學生幾乎把車給抬起來了。如此強有力的孩子,如此強有力的學校。我知道,我之所以受歡迎不是我的學問,而是我離開中國政法大學以後的離奇生活。
我反對把廣播學院無限擴大,因為僅僅擴大技能是不夠的,而廣播學院可能比政法大學更接近單純的技能。這種科學做法,可以大批次製造商品,但不大可能形成科學之外的藝術。或許流行社會就是科學主義,不需要藝術思想。但任何東西一旦無限擴大,就會稀釋它原本的濃度。
20世紀90年代是電視瘋狂發展的時代,是個單位就有自己的電視臺。據《北京青年報》1999年7月22日報道:
“1994年年底,國家廣電部、國家教委和各地###門批准的縣以上無線電視臺982家,有線電視臺1202家,教育電視臺941家:總共3125家。不算未經批准的臺、網、站、中心,如新華社音像中心。
超過當時美國1倍多,是日本的25倍、英國的260倍,比美國、俄羅斯、日本、英國、法國、德國、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巴基斯坦這11國的總和還多519家。這還不算一臺多制,如中央電視臺的1、2、3、4、5、6、7、8諸套。山東淄博也有8個電視臺。北京有線電視臺有4個頻道。
批次上星搶佔空間。僅上星裝置1000多萬。中央電視臺年經費20億;上海教育電視臺創辦時注入資金5000萬,年運轉經費2500萬;蕭山電視臺廣播電視大樓投資5000萬。”
科技主義帶來的巨大利益使電視業界群雄四起。到處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