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6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部分,迷失的盛宴:中國保險產業1919-2009,絕對60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副局級以上的監管機構的官員掛冠“下海”,一時間,在中國保險業界掀起了一股保險高官“下海潮”。

更早之前,前有中國保監會原副主席唐運祥出任中國人保控股公司總經理,後有廣東保監局原局長張維功任職陽光財險,北京保監局原副局長傅安平加入人保壽險籌備組,後任人保壽險副總經理等。

從為官至從商,心境完全不一樣。

“從我個人來講,一直有願望去企業。我在機關事業單位裡幹了23年,是該換一換角色的時候了。人生還有多少個23年?”傅安平如此表露心跡。

對於傅安平這樣的技術官員,企業是有需求的。傅安平是南開大學首屆精算專業的碩士研究生,也是國內首批精算師。儘管一直從政,但是都沒有遠離其專業。傅安平先後參與籌建了中國人民銀行保險司、中國保監會,參與我國1949年以來第一部《保險法》的起草與修訂工作;參與了《中國人壽保險業經驗生命表(1990—1993)》的研製工作等。

純官員出身下海的似乎只有劉京生。

1978—1996年,劉京生在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及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1996年改建,下設財產、人壽、再保三家子公司)工作,其間赴英國4年。

劉京生其實是一位資深的監管官員。

尚在人民銀行保險司監管年代,劉京生就已經位居副司長,負責財產保險、再保險和保險中介的監管工作。保監會成立之後,劉於2000年籌備保監會北京辦事處任主任及後來的北京保監局局長,至2003年成為保監會財產險部主任。

當時,保監會只有三個辦事處,分別設在北京、上海和廣州。後面兩地主政者分別是周延禮和魏迎寧。時下,周延禮和魏迎寧已經成為保監會副主席。劉京生的起點可見一斑。離開保監會之後,劉平穩過渡,主政中再,直至“因個人原因辭去董事長職務”。

下海相對於從政,自有不同的誘惑。

“我們這裡的保險公司都是些全國性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他們總經理的收入也是我的五六倍,甚至七八倍”,為官者稱。

但是,市場極為擔心,官員下海將導致政企不分,監管虛化。在中國臺灣保險相關規定中有“三年休息期”一說,即保險監管人員需在卸任三年後才能到保險公司擔任高階管理人員,其他部分國家和地區也有類似規定。

不過,國內保險市場的特殊情況是,除了少數人之外,儘管離開監管崗位,但是多數都沒有離開國有保險的體系。

而保監會成立之初,幾乎70%的官員都是從保險公司挑選,保險公司和保險監管部門之間本來就有淵源。對於多數人而言,所謂“下海”,其實是“迴歸”。

【註釋】

(1)地下保單,即設立在境外的保險營業機構在中國內地非法銷售的保單。

第十二章 新華局中局(2006)

“第二個春天”。

這年6月26日,國務院出臺《關於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國十條”,解決了困擾保險已久的根本性問題,開啟中國保險業向上的天空。

不過,距離真正騰飛之前,國內保險業仍需向下夯實基礎。

平安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歷時5年,投入數十億元,可以容納1。2萬人的平安上海後援中心,於2006年投入應用,負責平安遍佈全國的3000多家分支機構的包括資訊錄入、財務、核保、理賠、服務等在內的後援業務。而控制風險,降低成本,提高服務效率成為該中心應有之義。

該中心亦是目前全國第一家大型綜合性後援中心,總體規模位居亞洲首位,成為平安金融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這一年,保險投資獲得巨大突破。

多家商業股權被保險公司收入囊中。中國人壽入股廣東發展銀行,中國平安成功競購深圳商業銀行,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等新上市銀行股也被鉅額保險資金染指。

2006年1~6月份,保險資金半年的投資收益率達到2。5%,比去年同期增長0。86%,這也是近幾年來保險資金在半年度投資中取得的最高收益。其中,債券類投資收益超過2%,基金投資收益超過9%,股票投資收益超過10%。

7月1日,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正式施行,我國首個強制性責任險上路“行駛”。翌年,這一強制保險制度將引起軒然大波,被市場質疑“暴利”無比,演變為第三次保險產品危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