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部分,鴉片戰爭實錄,老是不進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們的心臟,讓縷縷流出的鮮血來灌溉罌粟。

一旦吸上了鴉片就很難戒絕,大概這和相思的男女難分難捨很相似,因此而編造了以上的傳說。所以中國的詩詞中也把罌粟稱作“相思草”。

拿詩來說,王尚辰有一首以鴉片為主題的長詩,題名叫《相思曲》:

炎荒瘴毒全蠶蠱,

皂鴉(指鴉片)嘬人肌骨腐;

磨脂滴血搗春華,

搏就相思一塊土。

相思土碎青煙飛,

拌使內地輸金錢:

閭閻元氣日澆薄,

綑溫化作相思天。

相思兮相思!

朝暮無巳時。

但願不識相思味,

待到相思悔已遲。

吁嗟乎!

世間多少奇男子,

一生甘為相思死。

這首詩以激昂的調子,譴責了鴉片的毒害。

但另一方面,也有這樣讚美鴉片的詞句:

若到黑甜之鄉, 喚彼為引睡之媒

倘逢紅粉樓中, 藉爾作採花之使

彼和爾都是指鴉片。睡午覺的時候,鴉片將成為催眠劑,在閨房中可作為媚藥。“採花”是性行為的雅語。

鴉片究竟透過什麼途徑傳入中國,現在還不太清楚。上述《本草綱目》中有“前代罕聞”之句。“罕”是“罕少”、“稀少”的意思,可見大概並不是絕對沒有。

據明代萬曆十七年(一五###)的關稅表,鴉片二斤的價值相當於銀條二根,其稅率規定為每十斤納稅銀二錢(一錢等於三?七三克)。可見正式的進口是得到准許的。當然,這是作為藥材,而且數量也很微少。

這種鴉片不是作為治病的藥,而是作為嗜好品在中國普及,是在進入清代以後。

據說吸食鴉片可能是從臺灣一帶開始普及的。臺灣有瘧疾這種討厭的風土病,鴉片作為鎮痛劑卓有成效,因此盛用鴉片。人們在把鴉片當作藥物服用的過程中,有的人變成了習慣。這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中國吸食鴉片的惡習,之所以異常迅速而廣泛地傳播開來,恐怕可以列出種種的原因。

比如說,鴉片商人利用民眾的無知,不但隱瞞鴉片的毒害,反而宣傳鴉片是長壽藥,這肯定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直到最近還有人真的相信鴉片可以延長壽命。從表面上看,似乎有一種有益於身體的徵兆——比如有人說,鴉片中毒患者不得感冒等。其實並不是真的不得感冒,不過是由於感覺麻痺,感覺不到感冒的症狀。長期吸食鴉片的人戒掉鴉片之後,首先是猛烈地打噴嚏,咳嗽,感冒。這是因為鼻孔等的粘膜恢復了感覺。

很多人吸食鴉片,據說是由於鴉片可以延續性行為的時間。其實歸根結底,這也不過是因為感覺鈍化,而使得半睡眠狀態持續下去。

“鴉片會蘊育半夢。”——科克託的話說中了要害。

其次,由於政治腐敗,人口增加等原因,平民的生活日益困苦,鴉片的作用可以使他們暫時忘卻現世的痛苦。這恐怕也是鴉片流行的一個很大的原因。

就拿英國來說,據說當時曼徹斯特一帶的工人也接二連三地染上了常吸鴉片的習慣,其原因據說是因為工資低,買不起啤酒和威士忌。酒也可以使人們忘卻人生的痛苦,鴉片是酒的代用品。由此可知,當時鴉片的價格是非常便宜的。

第二章 午睡之友(3)

吸食鴉片在中國蔓延,應該說是瞅準了衰世。當時是“厭厭無生氣”的時代,所以讓鴉片有機可乘。如果是在生氣勃勃的時代——比如象康熙、乾隆的盛世,鴉片肯定是打不進來的。

日本之所以能阻止鴉片的侵入,其原因之一是,英國在印度大量生產鴉片並向外推銷的時期,恰好是幕府末期——日本民族的青春期。

此外還不能忘記一種奇妙的說法, 認為鴉片適應東方人的體質。西方人是用酒來忘卻這煩惱的人世,曼徹斯特的工人是因為買不起酒,才不得已用鴉片來代替。酒可以使人快活、喧鬧,而鴉片能使人平靜、遲鈍、暝想。

“酒會誘致發狂,而鴉片能誘致節制。”這也是我多次引用的科克託的話。

漏 銀

關於鴉片,清朝政府早就發出過禁令。

雍正七年(一七二九),對販賣鴉片者的科刑是“枷號一月”和“發近邊充軍”,對開設鴉片館者的科刑是“杖一百”、“流三千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樂

一意孤行

天降仙妻:這個宅男是我的

司徒止寂

四合院:阿瞞看了直點頭

進擊的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