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部分,較量,貓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吉利需要的資金與銷量。2003年2月5日召開的2003年吉利集團經營管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柏楊請假。2月20日,柏楊就正式向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遞交辭呈。記得她在剛上任的時候說過,“我的態度就是一定要形成一個人才蓄水池,外面求賢,裡面提拔。我對一些員工進行了解,他們的確對吉利的感情很深,但是大型企業的規範化會使得其中的一部分人‘水土不服’,這就需要我們的培訓。當然,不換腦就得換人。”結果還不到一年,不幸中了她自己的那句話。

對於柏楊的離開,吉利高層事後說起過,“我也不隱瞞,柏楊是我的朋友,但是企業發展了,她已經帶不動吉利的汽車產業向前走了。對我而言也一樣,如果我帶不動企業了,也要走人,或者去做能做的,這是民營企業的一個特點。如果我們現在是國營企業,幾千人擔在肩上,沒飯吃,我還可以找上級。”

到柏楊走後,吉利的高層已經更換了三分之二,按扁平化要求理順了吉利的總部設定和職責分工,徐剛初步給吉利搭好了“架子”。

在吉利第一次經營管理委員會會議上,徐稱,目前正在做的工作就是股份制改造,將吉利集團原來以李書福為首的個人股份轉為包括戰略投資者、高管以及內部員工共同持股的規範化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2月10日,原上海大眾總經理南陽加盟吉利,並出任集團副總裁,負責分管汽車生產、研發以及國內外合作等事項。在引入南陽後,吉利構築了在明確汽車製造為主業後的集團新權力格局:董事長李書福掌控集團發展策略和重大事項決策;CEO徐剛負責上市融資等資本運作以及日常管理;南陽任專管汽車製造的集團副總裁,管理汽車的研發生產以及對外合作。以李書福為核心的吉利集團汽車產業高管新格局形成。

南陽的加盟,也給吉利帶來了許多新的思想。南陽不認為民營企業就一定效率高,而與國外企業合作多年的上海大眾可能更具管理技巧。其次,民營企業未必具有價格優勢,相對來說吉利的人力成本低於上海本地企業,但安徽、蘇北乃至西北、西南的人力成本可能更低。由於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國企的所謂包袱問題也逐漸緩和,南陽分析說,吉利的成功除了得益於大環境的改善,也與其正確進入轎車譜系中相對不夠豐滿的經濟型轎車領域有關。吉利之所以使轎車價格首次降到國際水平,在於其動用了所有可以節省成本的方法,而國內領先的汽車企業並不採取這樣的策略,由於具備深厚的品牌積累,它們是向市場要錢,而向自己要錢的吉利則基本沒有那樣的機會。

南陽具有一種堅定的理性色彩,而且是出於專業素養的理性,這從他對吉利著名的“造老百姓買得起的好車”的分析中很明確地表現出來。南陽說:“這句話的前半部分吉利已經做到了,但如何體現‘好車’呢?吉利單純重新整理轎車價格底線對提高競爭力幫助不大,如果吉利造出POLO那樣的品質,卻能提供5萬~8萬的價格,那才是真正的競爭力。”

3月12日,吉利進行股份制改革,由原來的“吉利集團有限公司”更名為“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對集團和各子公司間的資產進行了調整。從吉利控股的各種職能和業務來看,吉利控股主要是從事吉利的汽車業務,至於吉利的教育產業、房地產產業可能會成立類似吉利控股這樣的公司去運作,與吉利控股沒有必然的聯絡,只是李書福個人參股的問題。而以前的裝潢材料、建材、摩托車等業務只以李書福個人股份的形式存在,與吉利控股無關。外界一直弄不明白的吉利股權結構終於大白於天下。

第二節 造血計劃

取得了準生證的吉利,面臨的更大問題就是新產品的開發。吉利許多人感嘆道:“當你在彎彎曲曲的田埂上開車,自然要小心。可是一旦開上高速路,更要小心。因為一個錯誤,足以喪生。”

吉利很希望借外力迅速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雖然吉利也在進步,但是這種進步如果離開了世界一流的設計公司的思想的話,那你可能也不會設計出世界一流的汽車來。只有透過多方合作,吉利才能從他們那邊學到很多東西,即使是一次簡單的某一個車型的設計過程,吉利的技術人員培養出來,就會為吉利下一代車子的設計打下很好的基礎。”

造老百姓買得起的好車(3)

有媒體發表文章說李書福很早就有一個“賓士”情結,希望與賓士建立起技術合作關係。吉利車自打出世就瞄準賓士。模樣模仿賓士,汽車碰撞實驗也與賓士叫板。更有傳聞,李書福幾次去德國談技術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樂

一意孤行

天降仙妻:這個宅男是我的

司徒止寂

四合院:阿瞞看了直點頭

進擊的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