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部分,此生只為一人去,想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委曲了,真是過了。可又一想,她愛他,她又沒有什麼別的好辦法。只能是這樣,為求一線天開。
紅娘扶我緩步來,
抹過西廊傍小齋。
她就是治張君瑞的藥,自己把自己就端來了。這之前,她讓紅娘送一封信給張君瑞,張君瑞看了信,病登時好了八分,以他自己的話說是“身心通泰”,因信上面有一句寫的分明:今宵端的雨雲來。
一切說得如此暢亮,真是個開放摩登的千金小姐,現在的人怕是也不敢玩這樣的遊戲。
還好,那時的丫鬟都不識字,不然看到也會駭一跳,紅娘拿在手裡,大大方方去送,還以為小姐開的是黃芪、甘草之類的靈丹妙藥方子呢。
二人來到西廂,進去後卻將門關上,已稱心願。
於是紅娘很快意地說:“老夫人哪,老夫人!你是枉費了心機喲!”
小姐小姐多丰采,
君瑞君瑞大雅才。
*不用千金買,
月移花影玉人來。
……
你看小姐終日愁眉黛,
那張生只病的骨瘦如柴。
伴奏中那一支琵琶清凌凌地撥著人的心,低婉迴環。像是遠行的人已走出門去,可是仍舊不捨,又端然地走回來,無聲無息,在你的窗前迂迴,那樣愁豔幽邃,又是那樣柔腸欲斷。
荀派唱腔的纏綿餘味,盡在此處。
直到現在,我還是聽不得這一段,聽了會被一種綿力牢牢地抓住,讓你在一秒鐘內想起所有為情而受的傷,逃不掉,脫不去,念痴心,起妄想。
人這樣大了,還是不敢聽,還是沒有這樣一份定力將它的“幽”化解,聽完仍舊會泣下,像是被人無緣無故地惹著了。
像極了武林中傳說的陰柔功,極盡閒遠,又極盡渾厚,於無形中傷人於內腑。
《射鵰》中黃藥師作《碧海潮生曲》。當年他與阿衡在水邊,相依相偎,琴簫合奏。黃藥師幽幽地對著阿衡說:“我不會輕易為女人出手,真要我出手的話,你就要跟我一生一世”。可是,滔滔逝水,急急流年。如花美眷,終需散。阿衡死後,黃藥師把自己的所有的恨與傷都注入了進去,因為情殤之故,那曲子變得陰騭,有了殺人的力量。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九章 無奈佳人兮,不在東牆。(3)
荀派便即有琴簫之質,宛轉幽咽,圓潤輕柔,像一曲《良宵引》。有不盡的人世訴說。
崔氏老夫人知道二人的好事後,一切已經晚了。她不怪自己的女兒,卻叫來紅娘打一頓。可讓紅娘反把她策反過來。這個老夫人真是蠢,哪裡有什麼相府風範,倒不如紅娘有見識,紅娘跪在那裡良言相勸:
燕侶琴儔今已就。
何須一一苦追究。
他們不識憂不識愁,
一雙心意兩相投。
老夫人哪!
得放手,且放手,
得罷休來且罷休。
一是生米已煮成了熟飯,追究也枉然。二是他們倆都稱懷如意。作孃的你還有何求。三基於上面兩點,你也只得放手。後她又補充說:“依我之見,不如恕其小過,完其大事,木已成舟,就把小姐許配那張生,我想此事倒落個乾乾淨淨。”她是帶著辦法來的。她把這事想得很透徹。
原來是心有俠腸的小女子。她的調侃竟也不是一種頑皮,她心裡有著大主意呢。她那種心胸,無礙自在,也是生在民間的一種活潑的仁義。她與小姐之間,可以這樣披肝瀝膽的。只是為了大家歡喜,為了成全,別的她小紅娘什麼也不想。
印象中戲裡的丫鬟都穿半袖小襖,短褲,唯獨《西廂》裡的紅娘,是有水袖的,只不過短些,月白色的,肩上還披著圓領大雲肩。她不但穿裙,還是兩道,長裙外一條短紗裙綴上絲絛的穗子,頭上梳一墮髻,腦後面垂著大紅緞子結成的一個蝴蝶。怪不得人家說“十個花旦九個荀”。真真是王實甫筆下的“花模樣,玉精神”。荀先生在臺上,也真是女心婉約。他扮起來,身段好,模樣俏,大凡好看的東西,他都能與之妥貼,於是他便一一羅列上身,這些東西在荀先生身上,卻一一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與他的人呼得應。孫毓敏也是我喜歡的荀派傳人,她把荀先生媚與輕靈發揚得淋漓。但與荀先生又是不一樣的一種感覺。
“鶯鶯夜燒香”時,紅娘即在側,她為小姐備上香幾香爐,月兒掛在天上,一園子花露草木,二個人一應一答,塵世之上,她與鶯鶯小姐即是這樣的近。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