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2章 軍艦之爭,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52章

“保衛國家的重要武器是外國人制造的,這簡直就是一種恥辱!”

這種說法從什麼時候開始?

沒有人知道,但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這種說法肯定是源自於東北,因為只有東北孜孜不倦的追求著國防裝置的國產化,而非進口,從最初漢城機器局時期步手槍的改造維修到“鎮海號戰鬥艦”其間只用了僅僅6年時間。

短短六年時間,“鎮海號”的下水,見證著東北整體工業的迅猛發展,畢竟在一定程度上,建造戰列艦是判斷一個國家造船工業乃至綜合國力的真實水平最直接的方式。雖說“鎮海艦”的服役,對於東北工業意義非凡,但實際上,其諸如主炮、動力等大多數關鍵裝置卻都是從英、法等國進口。

而瑕不掩疵的是,雖說鎮海艦有著一定的技術領先性,但其效能無論如何也不及外國製造的優越,甚至這也是北洋堅持外購為主的原因,畢竟國產軍艦的效能仍然比外國製造的要差得多,所以,多年以來,北洋海軍奉行凡主力艦皆從國外購買的方針。在這期間,自己只建造輕型艦艇,並以此試製、摸索造艦技術。

但相比於“堅持外購”的北洋艦隊,東北卻一直堅持著自行建造,正像其現在一般,幾乎在“鎮海號”剛剛完成建造的同時,對其下一級戰艦的改造工作,即已經展開,而在下一級改進型戰艦工作展開的同時,一種新型的裝甲巡洋艦的研究工作也隨之展開了。

“這不可能!”

海軍部艦政處的會議室中,煙霧瀰漫著,作為“鎮波號”的設計者的史騰閣握著他的那個鯨魚牙骨菸斗。大聲的反駁著面前這個年青人的建議。

“鎮波級”實際上是在“鎮海號”初始裝巡型上的完善改進型,經過不斷的完善設計,直到去年歲末。方才列入海軍的建造計劃,相比於在建造“鎮海號”時的謹慎。在“鎮波級”裝甲巡洋艦的建造上,因其出色的“紙面效能”海軍一次便下達多達4艘定單,同時還下達了兩艘後續改進型號的定單。當然海軍之所以下達這一龐大的寫意,完全是基於海軍的擴軍計劃的需要。

不過,儘管海軍同意發出定單,但艦政處對“鎮波號”的方案完善上,卻又一次發生了爭持,爭持的原因非常簡單——幾名年青的剛剛從英國留學歸國的工程師提出了異議。尤其是眼前的這個李道林。態度更是極為強烈,雖說他並沒有直接反對這個方案,但是他所瞄準的卻是整個海軍的擴充方案,或者說是海軍對於巡洋艦的規劃。

“即便是不考慮後座力,10英寸艦炮重量遠超過8英寸艦炮,以皇家海軍的標準,10英寸艦炮,相當於二級戰鬥艦的火力標準,而我們現在需要的裝甲巡洋艦,是8英寸艦炮的高射速!相比之下。即便是勉強加裝了10英寸艦炮,又能怎麼樣呢?無非就是大號的“蚊子船”,是另一個超勇!”

史騰閣的聲音顯得有些激動。難怪他會這麼激動,從“鎮海”到“鎮波”可謂是一波三折,藉助過去幾年間海軍進行的數千次試驗,他在以“鎮海”早期方案設計“鎮波”時,進行了充分的改進,他相信其效能必將遠超過海軍向英國採購的兩艘萬噸級裝甲巡洋艦。

可讓他沒想到的時候,不等“鎮波”向世人證明其效能,這邊於艦政處內部,卻其卻遭到了別人的質疑<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而質疑的根本卻是海軍已經選定的8英寸艦炮。

“12英寸的艦炮的射速30秒1發,你們要記住。這並不是“鎮海”的極限射速,實際上。鎮海號的射速是40秒一發,而不是30秒一發,而其持續射速只能保持一分鐘一發,你們明白嗎?可即便是如此除了鎮海號,幾乎所有戰列艦12英寸主炮都是華而不實的昂貴擺設、垃圾,因為普通穿甲彈對錶面硬化裝甲無能為力,表面硬化層能破壞穿甲彈彈尖。因為穿甲彈本身無法解決的缺陷,中等厚度的6到7英寸以上的硬化裝甲就能扛住12英寸穿甲彈,所以靠普通穿甲彈擊沉敵艦是不可能的任務,所以,只有採用新型炸藥的高爆蛋才是王道!將足夠數量的高爆彈投擲到敵艦,破壞其上層建築,儘可能的殺傷其艦員,令其戰鬥減成,才是未來海戰最重要的手段,所以,海軍需要的是射速更快的8英寸艦炮,而不是所謂的二級主炮!”

如果說,作為海軍的後輩,東北海軍有著什麼優勢,恐怕就是其會透過海上靶板的方式,透過數千次射擊獲得第一手試驗資料,並以充足的試驗資料作為設計軍艦的依據。也正是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讓你拍三國,你居然真跑去東漢

拎袋魚

日向宗家,我在木葉的簡單生活

陽帆啟航

[星際]妖族帝國

樂樂糕糕

抗日:鐵血戰魂,帶出一個特種部隊

克頭黑

從百戶官開始

七隻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