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2部分,永樂架空傳,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重——來自後世地朱棣自然認同民富才能國強的觀點,涸澤而漁絕不可行。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民富的同時,朝廷的稅收政策別出問題,否則就會出現民富而國弱的怪現象。

為了獲得好名聲,朱棣帶著矜持的笑意告訴楊榮:他決定不專門指派管莊人員去管理皇莊,而是委託戶部派遺州縣官取代,即“有司代管”。皇莊所起到的作用,僅僅是每年將田租交納給宮廷使用,作為皇室的費用開支。

朱棣的這個想法再次獲得了楊榮等人地齊聲稱頌。

同時,為了避免上樑不正下樑歪,已經有些飄飄然的朱棣決定帶個好頭:作為皇莊的所有人,皇帝也同樣納稅!

當朱棣得意洋洋地宣佈將來皇莊也同樣納稅時,本以為會再一次獲得底下人的讚頌,卻沒想到楊榮象是受到了極大驚嚇似的,失聲道:“臣萬死不敢奉詔!”

在朱惑地目光下,楊榮組織了一下詞語,嚴肅地說道:“皇上願意拿出錢來分予天下子民,那自是皇上一片仁慈之心!然而皇上也應遵道,也得依三綱五常仁教義正,這萬里江山世界才治得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皇上如何能夠象普通小民一樣向戶部繳納賦稅呢?!微臣以為,皇上關心天下子民,儘可以從皇莊收入中劃出錢來給予戶部或是直接用以救濟災民,但是皇莊繳稅一事……臣請皇上收回成命!”

聽到這裡,朱棣總算明白了楊榮的顧慮。

封建社會中皇帝之所以能夠對天下臣民生殺予奪,其理論依據便是天授皇權。既然是“天授”,那自然得和神秘主義密切結合起來。否則,如果所有人都知道皇帝只是個普普通通地人,沒有任何神秘色彩,那還有誰願意遵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種三綱五常封建倫理?如果皇帝也和普通人一樣納稅,那麼“天授皇權”的權威就會受損,進而動搖封建統治地基礎。

事實上,直到二十一世紀諸多已經實行君主立憲的王室仍然享受著免稅待遇——若是和普通平民一樣繳稅,又如何能夠凸現王室地特殊?

其實封建社會中皇帝或是國王都不同程度地保持著神秘性,相比較而言中國還不算做得很過分。

太平洋某島嶼上的國王,不與普通人見面,甚至雙腳不得沾地。結果當時的歐洲人一直誤以為那位國王是一位政治犯。

再拿日本來說,雖然在地理位置上日本與中國是一衣帶水的鄰居,但中國也曾鬧出過冊封日本幕府將軍為日本國王的誤會——即便美國用軍艦大炮轟開日本的國門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也仍然以為幕府將軍便是日本國王——用後世一句通俗的話來形容,這便是裝b裝成了傻b。

細細思量之後,朱棣覺得楊榮的顧慮並非沒有道理。

不過,朱棣卻仍然決定堅持讓皇莊納稅。

因為,皇莊納稅將會對明朝未來的財政稅收帶來極好的影響。有了皇莊納稅的榜樣,那麼由皇帝所賞賜的王莊以及貴族莊田也將失去避稅的理由。歷史上的明朝中後期,有一個現象是大量的自耕農帶著田產自願投入王莊、貴族莊田充當佃農用以避稅。這些流失的稅收加起來,數額之大令人難以想象。

現在的問題是,如果堅持讓皇莊納稅,如何才能避免損害皇帝的神秘性呢?(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

第十三章 怪人周煜

與熊掌如何兼得呢?

……

朱棣突然靈機一動,說道:“楊榮,這卻是你想左了。皇莊納稅,並非朕本人納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若說皇莊屬於朕,難道整個天下哪個地方又不屬於朕?若說皇莊屬於朕便不收稅,那其他地方收不收稅呢?”

“況且朕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哪裡瞧得上皇莊的那點子收入?事實上,皇莊收入只是用來供養皇宮中的宮女、宦官等人——既然皇莊提供的收入並非給朕享受,那麼皇莊又為何又算作朕之私產?如此,皇莊有什麼道理不繳稅?……也罷,將之稱為皇莊容易令世人誤解,將來那些莊園的正式稱呼就叫做宮莊。”

這純粹是強詞奪理,可儘管朱棣信口雌黃、一派胡言,楊榮卻反而覺得更難措詞反駁了。想想,皇帝挖空心思地要繳稅總比拼命收刮民財要好得多,楊榮嚥了口唾沫,最終閉上了嘴。

朱棣為自己辯言奇思妙想而得意非凡,於是談興更濃。

將抄沒田改為皇莊後,由於佃農的實際負擔未必減輕。為了安撫佃農,朱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