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6部分,永樂架空傳,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怕李宗盛把頭磕得再響,朱棣也不會在這種問題上做出絲毫讓步。他冷冰冰地答道:“朝鮮國的軍隊只要有一兵一卒進入大明境內,朕必將率領兩百萬大軍揮師直指漢城!”

言下之意便是:即便是我的封臣攻擊你,那也不關我的事。如果你能夠在境內解決,我也不找你的麻煩。但如果你膽敢越境攻擊,那麼打了小的自然會惹出大的來。

李宗盛咬牙說道:“外臣雖孤陋寡聞,卻也知道大明太祖皇帝將朝鮮列為不徵之國……”

朱棣一臉的不屑。“朝鮮不惹事自然不徵。但如果朝鮮的軍隊都越境了朕仍然不徵,你置朕於何地?莫非竟視朕為無能而可欺之主!”

這種強盜邏輯其實並非朱棣首創。在歐洲也曾經發生過封臣與鄰國發生糾紛,然後將宗主國拖入戰爭的先例。當然,兩者有著一個相同之處:惹起事端的貴族的宗主國,其實力遠比對方強大。

聽得明朝皇帝這種死不要臉的回答,李宗盛心中一片冰涼。人不要臉,那就比較難對付了——因為一旦禮義廉恥對他無效,那便只能用暴力來解決問題。偏偏這個不要臉的人又是明朝皇帝,是李宗盛心目中這個世界上最為強大的人,用暴力不僅無法解決問題,反而會引發更大的麻煩。

李宗盛的胸中充滿了委屈、愁苦、憤懣的負面情緒。思來想去,深受儒家文化薰陶的他實在想不出對策,結果心中慘痛幾不欲生,不禁伏在地上失聲痛哭起來。

朱出京巡視民情時也曾見過悲情悽惶的場景,相較之下,他並不覺得有必要將有限的同情心施捨給這位外國使臣。朱棣“啪”地一聲拍案而起。他下了御座。走了幾步,仍舊冷冰冰地說道:“朕即便不治你君前失儀的罪,你這是成何模樣!召你來,自然是準備告訴你一個解決的辦法。”

李宗盛聽了,咬牙哽咽抽泣,好不容易才將哭聲壓住。

“回報爾主,就說那猛哥帖木耳是大明皇帝的直屬封臣,而朝鮮王國卻只是屬國,隔了一層。既然親疏有別,待遇自然也就不同。”

“若爾主願意,同樣可以成為朕的直屬封臣。成為朕的直屬封臣後,朕甚至會將嫡親的公主下嫁爾主。重要的是,朕並不直接干涉有邑貴族的具體內政,因此朝鮮國王的權力並不減少分毫。之後,若猛哥帖木耳等人再次侵犯朝鮮,朕必定為朝鮮做主!”

“憑你君前失儀,朕本當誅你首級以示懲罰,念兩國相交日久,而且朝鮮素來恭順,朕暫且赦你不死。來人!”

待御前侍衛聞聲走來,朱棣令道:“押他回驛館,限明日午時前離開京師回朝鮮去!”(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idiancom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

首發

第十六章 朱棣VS趙光義

宮已經有好幾天了,朱棣這幾日倒真是忙。首發

以前管理國事時,只覺得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擾人心煩,巴不得全都甩給太子處理。可是離宮出巡一段時間後,卻又覺得不緊緊地關注便不放心,因此將太子這段日子處理的奏摺全都檢查了個遍。

好不容易將那些奏摺看完,朱棣總算有了空,於是一大清早又去找太孫玩。

朱瞻基和朱文圭也是好多天沒見到朱棣了,因此情緒頗為亢奮。兩個小人兒在眼前興奮地嬉笑打鬧,見朱文圭每次望向自己時總是帶著仰慕親近之情,朱棣忍不住嘆了口氣。

當初搞出一字並肩王來,無非是想用魚效應使得整個官僚集團一直保持活力。將監察部的經費定得極低,又暗示他們可以透過偵破官員犯罪後抄家的途徑彌補經費,其目的是讓監察部狠狠地得罪中央一系的官僚集團。

朱棣的目的確實達到了,監察部無奈之下,甚至就連吏員也不放過,自然將中央一系的官僚集團得罪得狠了。然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古話確實是有道理的。中央一系的官僚集團,甚至包括吏員在內,恨監察部恨得牙癢的人不在少數。但一字並肩王一系卻在民間獲得了很好的名聲……況且,朱文圭還有著建文皇帝的血脈,在法理上也能蠱惑人心。

其實朱棣自信至少自己在世時不會出什麼亂子,而且他也並不在乎皇位是否一定是自己的後裔繼承。按道理說,沒有軍隊的支援,沒有官僚集團的支援,再怎麼也掀不起大風浪來。可天災這種事兒防不住,**也未必能夠避免,因此不可能徹底杜絕農民起義這回事。

一字並肩王在民間獲得了很高的聲望,而且可以預見,這種聲望將越來越高。眼下雖然無事,對景兒時也許就是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樂

一意孤行

天降仙妻:這個宅男是我的

司徒止寂

四合院:阿瞞看了直點頭

進擊的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