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6部分,興宋,知恩報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分紅,遇到官面上難以處理的事情,則由行會出面與官府交涉……
按規定:海州市舶司官員將坐鎮航海公會抽稅,而航海公會同意他們入住的條件是:市舶司負責走通朝廷,讓朝廷默許放寬海商的居留限制,放寬海船上的武器限制……等等。
這套保險公會體制是非常嚴密的,它造就了英國大航海時代的開始——然而此時的英國,國力並不強盛,擁有的船隻並不多,於此相反的是,這時的阿拉伯商人記述說:僅僅泉州擁有的海船,桅杆遮天蔽日,如果把這些商船一隻接一隻排列起來,可以從海面上不間斷的排列到馬六甲。
阿拉伯商人的記述並不是吹牛,宋代官方《食貨殖》記載,僅僅溫州一地造船廠,每年製作的五百料海船就有上千艘,這一點也從《溫州縣誌》中獲得證實——遠在大航海時代開始之前,宋人已經摸到了大航海時代的門檻,可惜滿金族人的入侵,以及蒙古蝗蟲式的侵略,使得這一時代推遲了四百年,使得西洋人接過了大航海的領跑棒。
現在,歷史的車輪在這一刻悄悄改變,自信、開放,喜歡規則的宋人折服於時穿那邏輯嚴密的《航海公會條款》下,毫無異議透過了成立公會的議題。緊接著,一晃眼的工夫,三百多萬貫錢財被集結起來,公會的股東決定一次購買四十艘千料軟帆船,組織成三支武裝商船隊,抱成團闖蕩南洋——這一次,由宋人拉開了大航海時代的序幕。
接下來,航海公會的股東們各出門路,聯絡疏通市舶司與知州大人。不久,市舶司方面回話:只要出港的船隻增多,使得他們的稅收得到保證,進而使自己獲得優良的考績,讓自己仕途暢通……其他的一切都好商量。
而知州衙門裡,新任知州宋昭剛剛進入海州,身上的塵土尚未洗盡,立刻投帖白虎山時家,聲稱要去拜訪,隨後聽說這件事時穿是參與者,市舶司官員已經許可了,他無可無不可的採取了預設態度——於是,海商居留期限問題解決了。這就等於鬆開了海商最後一道枷鎖。
至於武裝魚炮問題,時穿在這裡打了個馬虎眼,官員們望文生義,以為既然名之為“魚炮”,就是一種類似漁網魚叉的捕魚工具,隨即下文容許海船裝備——李星主製作的武裝商船,火炮平常是隱藏在穿體內的,唯有交戰的時候,開啟炮窗才能呈現出魚炮的正面目。受了鉅額賄賂的巡海水軍以及市舶司官員睜隻眼閉隻眼過去……
經過小半個月的折騰,海州商船隊邁過了最後一道門檻,組建完畢。這時候,白虎山時家也傳來訊息,原來,新來的知州宋昭曾是嘉興時氏族學裡出來的學子,其家貧無力僱用教書先生,時河容許其進入族學免費就讀,等其中舉後,還出錢資助他上京趕考。這些年來宋昭奔波官場,一直沒機會感謝嘉興時氏,上任前聽說時河一個兒子遷居於海州,加上時穿在海州的勢力不可小覷,所以一上任就投帖拜訪……
既然知州都是自家人了,那還有啥好說的。
接下來的日子,時穿忙著嫁妹妹,宋昭忙著在白虎山安置自家家眷。黃娥出面與施衙內監管海商公會的運作。隨著公會購買的千料大船一艘一艘的到港,海州海貿商品的價格自然而然的穩定下來。
千料大船意味著它有五百噸的排水量,這種巨大的海船,已經是四百年後,大航海時代的主力戰船了。然而,它也不過是普通宋船的體積而已——現代打撈出水的“南海一號”證實了這一點。
接下來是等待季風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航海工會的股東們紛紛招聘船員,訓練水手與炮手、操帆手,時穿也順帶著將錦繡巷交易所整頓一番。他深知貪多嚼不爛的道理,海州錦繡巷交易所決定只對八宗貨物進行大宗交易,分別是:瓷器、絲綢製品、食糖、玻璃、棉麻紡織品、鐵製物品、香料、糧食。
海州城是大宋規定的六大茶葉市場之一,茶葉交易是市舶司嘴裡的肉,時穿避開茶葉交易也是不想與市舶司官員起衝突,但他不讓茶葉掛牌並不意味著完全禁止——錦繡會館的交易氣氛實在太好了,來此地的都是大商人,加上航海公會設立於此處,貨物賣了直接可以在這裡找到船隻裝運,而且會館裡也有市舶司,抽稅問題一點不麻煩,所以時穿雖禁止掛牌,卻擋不住私下交易。
這種情況其實不止茶葉,會館場所內,商人們彼此吃酒吃肉中,完成了一筆筆被禁止的交易,隨著錦繡會館名氣越來越大,類似情況越來越多,反而是市舶司官員擔心造成漏稅,懇請時穿出面監管這些商品的交易……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而宋代四大名窯多位於北方,海州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