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2章 貧富倒置,霸王!,楊氏良家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均授田,當地怕是到現在也不過耕田尚無百畝。

尤其當地還有大量的山越人,能安撫山越,使其大量參與農桑,這可絕不是一件易事。

最終能有如此盛景,鄭禮功不可沒!

所以他三年之後,就能從最南面的偏僻縣邑,直接升到秣陵縣長。

要知道秣陵這可是建康城邊上的最重要縣邑了,幾乎相當於長安城旁邊的五陵,要不了多久,裡面就會住滿了達官顯貴,五陵少年。

張昭這也是想用鄭禮之政才,開墾丹陽,建設建康繁華。

鄭禮三年前到烏傷縣時,時惟空城,郡縣空虛,而待其離開之際,縣內已然沃土千里,有了數千戶人家。

若是能將這壯舉在秣陵復現,秣陵恐怕無需幾年就能從三千戶人家,漲到戶籍過萬,為天下贊。

孫策也沒敢想治下每個縣的人口都有上萬戶,那一百一十九個縣,戶籍恐怕還要超過貞觀之治初期了。

能有十幾個縣甚至幾十個縣戶籍過萬,江東就已然堪稱盛世!

孫策認真的對鄭禮詢問道:“丹陽如今形勢與會稽相類,卿為秣陵縣君,可有何治縣良策?”

鄭禮顯然早就想過這個問題,立即答道:“自漢列亭障以來,丹陽居民雜處,所來從舊。百姓大都以織毛氈、勤耕殖為本業,民大率貧瘠。鎮夷山越,氣習剛勇,好勇鬥狠,歷代相沿,以至今日。”

“我以為當改易其俗,四境之內,皆勸課農桑,以絲織錦緞,代其毛氈,以阡陌良田,代其耕殖山間。閱武暇日,則誘習詩書。習學者,免其稅賦,如此必使民慕習文教,夷俗喪變。如此阡陌之間或陋習難除,而富庶之家,必率尚廉潔。”

免賦免稅這件事還有待考量。

孫策寧肯像秦朝一樣,給勤耕尚學的孝悌力田釋出帛、肉、油,也不期望免稅,導致國家最後像大明一樣徵不上士大夫的稅來。

不過鄭禮說的另一條,孫策非常贊同,他的想法倒是跟甘寧有些不謀而合。

那就是在秣陵附近也廣開桑田,用生絲紡織取代其毛氈耕牧,吸引山越風俗、文化皆與華同。

見孫策還在思考,鄭禮說道:“只要將軍麾下大軍未歿於戰事,丁補於伍,便不會如涼、並一般,番夷內附,近據郡縣。”

孫策不禁莞爾一笑,你這還真是信任我啊。

要我大軍屢戰屢勝,不能大規模的抽丁補充軍隊。

這麼說來,募兵制的精兵軍隊,還真是比較適合同化異族。畢竟民間有大量的壯丁,不會出現民間空虛、被番夷反客為主的情況。

不過既然鄭禮都已經有如此信念了,孫策自然也是雄心壯志,相信自己必能以精兵強將,掃平亂世。

隨後孫策說道:“卿所言,與孤志向相合,隨後可致信一封與長史詳談此事。孤此來是為了檢視一番秣陵縣的邸閣、倉廩情況,以建驛路。”

理論上這個事情,其實應該找縣丞。畢竟縣丞負責一縣內的倉儲事宜。

但如今制度下,縣君權力極大,能插手一縣內所有事情,從稅收、儲存、治安到人口、文教、甚至兵事都能干預。

所以孫策已經有意廢除縣丞,把田曹跟市曹合兵,成立一個專門的度支,來專業化管理稅吏和徵稅。

當然對應的,中樞也會設立三司制,負責度支、市舶、戶部三大財政。

不過這個事完全急不來,至少要等驛站建起來,孫策能夠強力掌控各縣的時候才能推進。

鄭禮也沒有多想,立即回道:“如今秣陵縣邸閣中有糧倉三座,義倉兩座,一共存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星穹鐵道:我有一劍可斬星神!

無敵程璐大世界

[洪荒]眾神排排坐吃瓜瓜

竹之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