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點12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一本書學會人情世故,沸點123,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方的自尊心,挨批評的人,在心理層次受傷害,本質上就是自尊心受到了傷害。一般來說,每個人在心裡對自己都有一個自我定位。如果他人給與一個人的評價、尊重程度,低於這個人的自我定位,這個人的自尊心就會受到傷害。一個人自以為擁有美國總統一般的才智、權力和地位,你卻僅僅拿他當二流國家的元首來尊重,對方就會覺得很生氣。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人際糾紛;本質上並沒啥實際的利害衝突,起因都是自尊心受傷害的結果。

自尊心是很容易受到傷害的,因為人往往傾向於高估自己,低估他人。兩個不同的人在一起時,根本就不用處心積慮,自己對自己的評價和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多半就不一樣。

批評行為尤其和自尊心有著本質上的衝突,因為批評一個人無非就是對對方的個性、能力、言行作出較低水平的評價。要想盡可能地避免在批評時,傷害到對方的自尊心,就要儘量把批評的矛頭,導向非人的事物,或個人人格中次要的因素,儘可能避免對對方進行整體性的抨擊。

批評的方式有對有錯,注意還是注意不到照顧被批評者的自我意識,效果是大不相同的。你肯定有過這樣的經驗,有時候被人狠狠地批評了卻呵呵地傻笑,有時候別人只是輕輕地說了你兩句,你就暴跳如雷與人家大動干戈。同樣是批評,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區別呢?原因就在於對方的批評有沒有傷及你的自我意識。具體來說,批評什麼、怎麼批評、在哪批評、啥時候批評,都和批評的效果息息相關,一點也馬虎不得。

批評的時候,要是你能照顧到以下八個細節,你就可以達到照顧對方的自尊心,既批評別人又不冒犯他們的目的。

儘可能過後批評,以減輕對方的心理壓力

批評時注意不傷害被批評者自尊心的最重要一點,是選擇恰當的批評時機。儘量避免不要在對方出現問題後立刻就開始訓人,而要等事情消停了以後再找機會批評對方。比如,我的一個朋友小蘇屬於見酒沒命型,喜歡酗酒,我想勸他戒酒或至少少喝一點,但是我不會在架著他的胳膊、扶著他回家的路上就開訓。第二天他酒醒以後有都是時間,為什麼非得在當時批評呢。

拖延時間、事後批評的好處在於,不會給對方造成過大的心理壓力和牴觸情緒,當時就批評說明你很重視對方的問題,雖然你可以在口頭上安撫對方說那根本不算啥大事,但對方照樣會很敏感。

等過一段時間你再跟人家“上課”,對方會有一種置身事外、與己無關的感覺,從而不容易被傷害到自尊心,從而更容易接受你的批評。總之,批評的時間離問題產生的時間越近,對方越容易把批評和自己聯絡起來、越容易擺出一副保家衛國的強硬姿態來。

從善意的角度闡釋批評:批評對方是為了對方好

同樣批評的話,由被批評者的老媽、或被批評者的情敵說出來,被批評者的感受和反應絕對不同。原因在於,被批評者不可能懷疑母親的用意,但是卻會懷疑情敵在蓄意貶低、傷害自己。當批評同敵意聯絡起來時,註定要遭遇強烈的反彈。

即使你跟被批評的物件之間,沒有爭風吃醋這種敏感的關係,也會不同程度地存在這種問題。為了避免這一點,你可以直接告訴對方,你批評對方,是為了對方好,是對對方負責,否則我才懶得管你的臭事兒呢。當然,具體說的時候,也得注意表達方式,可不能跟剛才舉例子的說法那麼暴力。

在私下單獨批評,多少給人家留點面子

即使你認為對方的問題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最好也揹著其他人為妙。人有臉,樹有皮;打人別打臉,剪枝莫傷皮。當中批評人,對方就不僅要接受你的批評,還有忍受示眾的懲罰。

有時候人們就會懷疑你這麼做的動機。當他們把你的行為解讀成存心給他們難看時,不管你的批評如何在理,他們也不會聽得進去。一言不合,反而有可能對你反唇相譏。

批評前先對對方進行讚美,展現自己客觀公允的一面

我們在學校上作文課的時候,都聽語文老師講過“欲揚故抑”這個技巧,就是先埋汰寫作的人或物一番,然後再闡發其優點,這樣一起一落,就給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批評人時,我們可以來一個反其道而行之,也就是先讚美後批評。用俗話來說就是:“打一棒子,給一個甜棗。”

這樣對方比較有面子,也會覺得你比較客觀,的確不是存心給自己好看,就容易接受你的批評,或至少挨說了,也沒啥激烈反應。比如我可以對喜歡酗酒的朋友小蘇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少年紅顏

圈圈

莫名其妙的穿越

知恩報恩

最強近身特種兵

寒如夜

宋賊

雨來不躲

請問今天可以和我結婚嗎?

白淵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