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2章 當今之世,擇君而事(第一更,求訂,這個大明太兇猛,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歡呼聲、祝賀聲,此起彼伏……

終了,當熱鬧之後,榜前稀落的還站著一些人,不用看,這些都是落榜的,而姚啟聖就是其中之一。

又落榜了!

姚啟聖睜大眼睛,喃喃自語道。

這可怎麼辦?

難道還要和過去那樣,繼續回家苦讀?

要是再落榜呢?

“哎,又是榜上無名啊……”

李石長嘆道。

“熙止有什麼打算?”

姚啟聖搖搖頭。

“你呢?”

“我……這是第十三次落榜了!”

風吹動著花白的鬍鬚,李石凝視著遠處,數十年寒窗苦讀,讀出來的是什麼?

是屢試不第!

難道這一生就是如此嗎?

突然,像是做出什麼決定似的,李石對姚啟聖說道。

“我準備去中都!”

“去中都?”

姚啟聖詫異道。

“對,眼下幾位王爺在中都閱兵,他們將開國海外,正是求才似渴的時候,沒準這是一個機會!”

去中都!

在姚啟聖還沒回過神時,李石大聲。

“為何我等要等君王擇我,而我等不可擇君,當年孔聖人周遊列國,今日,聖天子在位,封建諸侯於海外,我等為何不可擇君?不能赴海外列國一展所學!”

我等為何不可擇君?

震撼人心的一句話,只讓姚啟聖與周圍落榜計程車子,無不是驚愕的睜大眼睛。

我等為何不擇君!

是啊!

為何不可擇君!

不是不可,而是沒有啊!

這天底下除了大明,還有什麼?

滿清?

還是偽順?

還是朝鮮,或者安南?亦或者緬甸。

或許儒家有這樣的不是,那樣的不對,但是儒家卻構建華夏的基本價值觀,這個價值早在春秋時就已經形成——就是“華夷之辨”!

估且不說風俗語言,就是士人內心的驕傲,也會讓士人不願意投靠被視為夷狄的安南、緬甸等國,那怕就是號稱“小中華”的朝鮮,擱士人的眼裡,其實也是……夷。

夷狄是什麼?

季布給出過答應:“夷狄譬如禽獸”。

堂堂華夏之人,過去投奔到海外,都是天朝棄民,都是自甘墮落與禽獸為伍,更何況是士人。

這幾年,大明是靠著“衣冠南渡”或者“撫夷歸夏”等歷史典故,才勉強改變了人們對海外的態度。加上一船船“南洋米”的運來,讓國人意識到南洋的富庶後,人們的態度在改變著。

但是士人呢?

士人的選擇是有限的,畢竟,他們沒有經過過飢餓的考驗,不需要為了一口飯食遠赴海外。

可是,士人同樣也是飢腸轆轆的——對於這些屢試不第計程車人來說,他們渴望著機會,渴望著出人頭地的機會。

過去,他們沒有選擇,是因為周圍都是“禽獸”,總不能自甘墮落與“禽獸”為住吧!或者與逆賊為伍吧!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現在海外諸侯們卻不同,他們同屬華夏!

他們的血統與中原的皇家一樣,是中原王朝的血脈!

別看老朱家是要飯的出身,可老朱家得國最正啊!

這個血脈是什麼?

就是正統!

那怕與帝室再遠,那也是大明的宗室,也是皇家血脈!

投奔這些諸侯沒有任何心理上的負擔!

大家都是自己人!

在眾人猶自思索時,又聽有人激動道。

“這位兄臺所言甚是,“故君者擇臣而使之,臣雖賤,亦得擇君而事之。”若是兄臺不嫌棄的話,我與兄臺同去,不知兄臺以為如何?……”

其他人一聽無不適紛紛喊道。

“同去,同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繼承帝位?

人間執念

乘龍御天

芝麻糖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