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兩聖論道,天理如刀!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帥帥辛普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八章:兩聖論道,天理如刀!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弟,你再闖禍,哥哥我就要篡位了,帥帥辛普森,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確實有其道理,並與前面的差異互補,人人都依照天理行事,寡者不生貪慾之心,富者心存仁義道德。
若朱聖所言的一切都能實現。
天下爭執將少去大半。
“不愧是朱聖,繼文亞禮董四聖後,集諸儒之大成者也。”
“所不朽者,垂萬世名。”
“存天理滅人慾,朱聖學問光耀千古,乃治世之良藥。”
“天下紛紛皆因差異和心欲所起,蘇聖之言一針見血,而朱聖亦是對症下藥,二者皆是千古無雙,此番對話,妙哉。”
“二聖同世,天下將興!”
一道道聲音響起。
不少人一臉尊崇的朝皇都方向望去,恨不得在現場親眼瞻仰兩位聖人。
也就在這時。
蘇長歌那清冷的聲音響起。
“朱聖之言。”
“晚輩實在不敢苟同。”
“天理是虛的,肚子是實的,以天理治世,天下人難道就能吃飽飯嗎?”
“更何況,天理為善,亦可為惡。”
“平常人捕風捉影之言便可殺人,汝以道德治世,世人皆觀他人言行,稍不符其眼中道德,便口誅筆伐,以仁義殺人。”
蘇長歌開口:“譬如有小兒溺於水,路過之人不善遊,無法搭救。”
“旁人見之,皆謂其見死不救。”
“一女子被地痞欺辱,路人手無寸鐵,勢單力薄,見之而無力救之。”
“此舉在其他人看來為怯懦之舉,皆罵其不仁不義,殊不知路人已有家室,上有七旬老母,下有幼子,若其上前搭救而殘死。”
“誰人憐憫路人母子?”
“然眾口鑠金,其鋒利遠勝刀劍,此二人只是路過,卻要被言語所傷。”
聲音郎朗,席捲整片神州天地。
此刻無數人低下了頭。
其中有不少之前還支援朱聖的言語,但蘇長歌的話卻是另一種觀點。
朱聖從道德的好處出發,蘇聖卻看到了道德壞處,道德是好的嘛,當然是,可人人皆以道德約束他人就不是好事了。
畢竟人所見到的都是片面。
如那溺水孩童。
如那被地痞欺負的女子。
有誰關心路過的人會不會游泳?
有誰關係路人有沒有家室?
所有人只看到路人面對溺水孩童和被欺辱的女子,沒有上前搭救。
一念至此。
無數人站在蘇長歌這邊。
不僅因為之前對他就很是敬佩,更是因為這番話在理,也維護了所有人利益。
“蘇聖不愧為當世智者,洞若觀火。”
“道分陰陽,道德亦有壞處。”
“聽完蘇聖之言,方覺道德治世之弊處,道德只能治己,不能治人。”
“心即天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相比之下,蘇聖的學問似乎要略高一籌,朱聖雖心存世人,所行之事卻於世無利。”
一道皆一道的聲音響起。
而此時。
朱聖並沒被蘇長歌言語所說動,對方提到的可能他早就想到。
“以天理治世,非是讓人人都依照天理行事,而是以天理來約束本心,行事不違背天理。路人無力救之,可有違背天理?”
“人力有時窮。”
“只要不逾越天理,在其矩內,便可稱得上善,能依天理行事,則為大善。”
“善者無咎,大善者當彰。”
“本聖設立儒教便是為此。”
朱聖開口。
他設立儒教就是為了維持道德治世,讓人去監督、宣揚、表彰道德行為。
“你的辦法看似可行,但聖人不是全知全能的神,百姓的悠悠之口你可管得住?儒生監督百姓,那麼誰來監督儒生?”
蘇長歌繼續提出自己的質疑。
“天地自會監督。”
朱聖出言道:“說來還要多謝蘇聖,為儒道立心,使善者身具浩然正氣。”
“若有儒生膽敢欺壓百姓,浩然正氣便會瓦解,文宮亦將坍塌,有天地為鑑,只要循著失去浩然正氣的儒生查下去就行。”
此話一出,蘇長歌嘆了口氣。
“你這太過理想化。”
“神州遼闊,郡縣無數,鄉村更是多如牛毛,如何監督的過來?”
蘇長歌開口。
“事在人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