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棉花糖的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7章 慈幼局的變化(中),大宋小吏。,拉棉花糖的兔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怯,但畢竟是孩子,漸漸就放鬆了,感受到樂趣的他們,笑著滑下來又繼續去排隊,一輪又一輪。

而到了晚餐的時候,更加叫他們歡喜的事情才出現。

因為有很多捐贈,平民捐了舊物,富商貴族不但捐了舊物,還捐錢糧,因此晚上加肉一頓。乳養婦人們,還在一旁發玩具給他們。

由於連環畫的深刻印象,慈幼局受到最多的,就是玩具了,七巧板、泥娃娃、棋子……應有盡有,足夠給每個人發一樣還有多了!

整個食堂都一片喧鬧聲,虧得是吃完飯才發的,否則他們一定無心吃飯了,這會兒全在互相看分到了什麼,並相約一起玩。

站在一旁看過去,這些孩子統一穿著趕緊的紅褐色衣裳,俱是合身的,經過這些日子來的肉湯和是不是一頓加餐,臉蛋全都飽滿了許多。

而在雲雁回的要求之下,他們也更加註意乾淨了,臉和手都洗得乾乾淨淨。經過先生的教導,在禮儀上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一頓飯下來,嘴邊都乾乾淨淨。

現在拿著玩具,更是揚著愉快的笑容。

不過是短短一個月不到,但是與此前已經大不相同了,透出一種朝氣蓬勃來。

一名在慈幼局待了五年的婦人都小聲對同伴說:“這哪裡像是孤兒,比我家的囝囝都好看。”

“就是,”她的同伴也點頭贊同,“我看還是翰林院的先生有本事,一個個以前皮得很,他們一教,現在看到我還會行禮了!”

“那肯定的,還有這一頓頓的肉湯喂下來,吃得好了,當然就用心學習了。”

“記得吧,以前有人來收養,總是挑挑揀揀,看也看不上。現在要是有人來啊,非得花了眼不成。你說一個個都乾乾淨淨,還讀書講禮,要不是我有孩子了,我也想收養啊!”

兩個婦人說著說著,眼神又落到了食堂角落,那裡坐著的,是一群十歲以上的少年,大部分已經十三四歲了。

“孤兒在慈幼局頂多待到十八歲,真不知道說是幸運還是不幸。”

有人來收養,肯定願意收養年紀小些的孩子,這樣養得親。這些半大不小的孩子呢,處境就比較尷尬了。

他們若是年紀小一些,趕上這個好時候,被收養的機率會增大很多。不過現在呢,好歹也趕上了尾巴,還能讀上一會兒書,以後出去找活兒,也比完全不識字的要好點兒。

可是,孤身一人,好點兒也好不到哪裡去。慈幼局能介紹工作,也有限。

理論上慈幼局的小孩,只被撫養到十五歲,而從十五歲到十八歲,這幾年算給他們的適應時期,還想住在這裡也可以,但就要交錢了,倒是比住在外面便宜,然而也得幾貫錢呢。

十八歲徹底獨立,十五歲就得開始賺錢了,有些孩子出去之後,賺不到錢,就跟著流氓混。

——說起來,最近開封府肅清風氣,做流氓也沒前途了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古代開特殊教育學院

尹木木

憶歸兮

醉雲煙

逍遙武神

窮得叮鐺響

有些故事就要發生了

蘇小小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