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2章、獻捷太廟,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嘉靖六年的第一場雪,看來要比嘉靖五年晚很多了。

這加劇了京城百姓的擔憂,儘管之前已經傳回來了三個好訊息:井坪大捷,虞臺嶺克復,王師正在合圍北元之主。

“當真如此麼?不才卻不信!”冬天看書凍手指,還是喝茶更熱乎。

順便吹水、口嗨、嘴政。

“為何不信?露布飛捷,還能有假?”

“韃子這次寇邊,那是何等威勢?”那口嗨的冷笑一聲,“萬里邊牆,無一處不遇敵!虞臺嶺一日都沒守住,兩日內連丟兩城,大同那邊也是被套虜勢如破竹連破三堡。結果,就這般輕易勝了?”

皇帝本人不在京城,這裡的氣氛似乎也輕鬆了很多,有些人更敢說話了。

“捷報不是說了嗎?是武定侯和俞將軍奮力拒敵,井坪才有大捷。俺答倉皇退走,也是聽聞套虜大敗,在王師反攻下不能力敵。況且,如今可是要去圍那小王子了。”

“哼!”那人一臉悲憫地看著他們,“要麼,是因為御駕親征,要粉飾軍情。要麼,就是韃子誘敵,欲擒故縱。哪個都不是好訊息!看看這天氣,今年可不會像去年那般運氣好了。韃子如此興師動眾,會坐看小王子被圍?依我看,那小王子是馬上長大的,正是要王師貪功冒進!俺答先有大勝,何故不戰而走?虜騎奔走極速,只怕是窺視在側,伺機而動!”

說罷他一臉擔憂:“怎的還不下雪?下了雪,韃子也得忌憚三分。”

“……若捷報都是真的,陛下當真大勝而歸呢?”

“哈……”他本要挖苦幾句的,幸好剎住了車,“……那自然是萬幸,是大明萬幸之事。”

京城四處的議論和官員們的行狀,都被送到了王佐面前。

他謹記著皇帝出征前的叮囑:不是那種造反的事,一律不用行動,先記錄在案便好。

皇帝離京兩月,京城裡許多人的膽子肉眼可見地大起來。說話、做事,彷彿都少了幾分顧忌。

王佐一方面感慨皇帝已經有了不弱的威嚴,一方面又感慨他這份威望的脆弱。

這還是在前線戰事順利的情況下。最初虞臺嶺大敗的訊息傳來時,京城百姓驚慌者有,議論戰局都不像現在有了大勝還這般大膽。

好大喜功、粉飾軍情……

王佐看向了劉鎮元:“百官如何?”

劉鎮元對百官很熟悉,畢竟他當年南下,在浙江和南京抓了孟春等很多人。

“費總輔每日必有一訓示,傳至諸衙。百官還算安心,各司其職。”

王佐皺了皺眉。

他只是總理國務大臣,犯得著每天都訓示一次嗎?訓示久了,百官是不是隻知總輔、不知陛下了?

“靖安侯入宮了?”

“是,就在國策殿中。”

王佐點了點頭:“我入宮請見。”

紫禁城中,孫交現在其實不在國策殿。

一入宮,他就得到張佐親自傳召,說太后與皇后一起在養心殿那邊,想和他議一議事。

見到了女兒,見到了外孫,孫交自然是開心的。

“國丈。”蔣太后臉上卻是擔憂,“陛下北征已兩月,眼看就要到臘月了,宣大戰事究竟如何?我實在是夜不能寐,日日擔心。”

孫茗也抬手用帕子抹了抹眼睛。

孫交笑了起來:“宣大戰事,正如捷報。御駕親征,邊鎮將卒士氣大振,如今更是要去圍那虜酋。至於聖駕,將卒拱衛、穩居後方,無礙的。”

“……哎。”蔣太后頓了頓,然後又猶豫著說,“我近日聽到些風言風語,說有幾家王府都派了人抵京檢視王府興建之事,十王府那邊更是……客人不少。”

這下孫交收斂起了笑容。

沉默片刻之後才說:“陛下準了宗室可不困居封地,他們有些人到京城來看新的王府建得如何,這也是人之常情。十王府那邊……太后勿憂,有些商人為睿王府上供些過冬之物罷了。”

蔣太后看著他的眼睛,隨後直白地問道:“當真無憂?”

孫交搖了搖頭,他雖然老,此刻卻有些傲然說道:“臣在京城,靖國公、英國公、張公公、王指揮也都在京城,自然無憂!太后放心,陛下必定臘月底前便能班師回京!”

等他先安了安太后、皇后的心回到國策殿,王佐則已等在那裡。

王佐不是參策,兩人在小偏廳見面。

“國丈可知,有些人在做萬一再有土木之變的計劃?”王佐也直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柒合

二六五六

贅婿之無敵高手

最終浣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