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2章、獻捷太廟,靖明,冬三十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得很,語出更加驚人。
孫交平靜地喝茶:“知道,跳樑小醜耳。”
“這可算謀逆?”
“自然是謀逆。”孫交眼中寒光一閃,“只是,卻不用就此搞得京城人心惶惶。他們盼著陛下被俘,但也知道,不是當真有大敗訊息抵京,不能輕舉妄動。待陛下凱旋,自然無所遁形。”
王佐沉默了一下,隨後道:“若是國務殿也……”
“王指揮!”孫交這次卻凌厲地看向了他,“老夫知道你在想什麼。老夫要告訴你的是,國務殿乃陛下賜名,國務大臣更得過聖諭,以國為重!陛下既御駕親征,自然思慮過萬一之事。諸國務皆老成持重之輩,斷不會如那些跳樑小醜一般,盼著再有土木之變。”
他停頓了一下之後再次強調:“為國持重,與蓄意謀逆,是兩回事!”
王佐是一等一的聰明人,但現在他也要再次確認:“陛下聖諭,我不知曉。”
“你非參策,所以伱不知曉。”孫交不以為意,“總之,我是國丈,你若信我,就謹守你聽到的聖諭,做你該做的事。陛下回京前,沒有明確訊息前,不要輕舉妄動。”
“……下官明白了。”
說罷兩人對視了一眼,王佐告辭離開。
如果沒有一二國務大臣的裝聾作啞,有些人不敢動什麼心思籌謀什麼萬一再有土木之變的事。
國務大臣到底是奉聖諭在以國為重、不忽略任何可能,還是趁陛下離京、在明年二月各地糧賦起運最後截止之日到前再引一些人出來,又或者借雞生蛋、真的謀劃著什麼,他王佐能做的,就是先好好盯著。
但又能謀劃什麼呢?皇宮之中,陛下已有兩子。
現在宣大雖然傳回了三個好訊息,但留守京城的重臣沒有一個敢放鬆。
其中知道之前戰略謀劃的,更加明白戰局千變萬化、走勢難以預料。
俺答是從容撤走的,安知不是以北元大汗為餌,又會再次出擊?
今年的雪還沒下,一切都還有變數。
楊慎忙忙碌碌,督著最後一批冬衣從織造局那邊交付給張經、鄭曉,讓他們安排押送往宣府,他又要開始年底盤賬。
一場大戰,不論是敘功犒賞、還是死傷撫卹,馬上就面臨著巨大的財務開支。
直到此刻,他才知道陛下敢於謀劃這場大戰的底氣在哪裡。
正德十六年,陛下從魏彬他們手裡刨出來的錢,不是他第一次上朝時說的四百多萬兩,而是六百多萬兩,更有其他田產、房屋等。
再這麼多年來,陛下敲打內臣、勳臣、貪臣等,銀子都一點一點地攢了起來。比如說,張孚敬在山東查辦孔家,按當時規矩運往內承運庫贓罰庫的銀子就……
讓勳臣入股皇明記等國企,讓藩王入股糧儲號等,皇帝更是統籌了許多他們認繳的銀子。除安排給各企業的“投資”,實則也還有一些別的銀子。
再加上嚴嵩在浙江請開市舶司,那麼多想下海的富商們交的“保證金”……
楊慎一時很佩服——陛下敲自己身邊最可依賴的內臣、勳臣、宗室的竹槓敲得這麼狠,大家竟然越來越服帖,儘管過程中也發生了當初迎護皇帝入京、後來自滿自大的惠安伯張偉叛亂,有吉王叛亂。
總之,陛下手裡確實攢了好大一筆錢。要知道,他之前還借支給了戶部不少。
可是楊慎還是很緊張——這場仗如果再打上幾個月,那可就捉襟見肘了。
現在他也盼著快點下雪,讓戰事先告一段落。
嚴嵩正在禮部官廳中看著梁家呈上來的謝表,還有給他嚴嵩的信。
梁儲是因罪貶官為民致仕,現在嚴嵩在禮部,卻為他議了一個“文忠”的諡號,更得到了皇帝的認可,梁家對此感激涕零。
這個“忠”,雖比不上“正”好,梁儲一生為官、教子也稱不上“正”,但他對於朱厚熜確實可談“忠”。幫朱厚熜立規矩,幫朱厚熜穩了大權,幫朱厚熜、張孚敬在廣東試行新法,可以說用最後幾年為梁家在廣東奠定了將來數百年的基業。
但能被追諡“文忠”,也離不開嚴嵩的投桃送李。
梁儲的兒子在感謝嚴嵩的信裡委婉地提到,當年梁儲奏請再為于謙追諡、嚴嵩後來更奏請于謙配享太廟,梁儲離世前仍叮囑子孫要以忠字為先。嚴嵩奏請追諡梁儲文忠,實在是梁儲的知己云云。
嚴嵩知道了,梁儲跟兒子點到了當年的事,這是讓梁家向嚴嵩示好。
這封信的後面,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