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塔城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八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海戰,東廠督公,碑塔城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一天。
他的眼中,未來的大明將要超越大唐盛世。
崇禎之治,千古傳頌!
每每想起這個,他就激動地不能自己。
對於一國之君而言,沒有比這更能振奮心神的目標了。
秦書淮對崇禎微笑道,“臣想不出來,但臣可以肯定的一點就是,十年之後的大明子民,都會為活在這個國家而驕傲、而慶幸、而感恩。”
崇禎跟著又笑了笑,看向窗外。
春色正濃,花團錦簇。
忽然他一指窗外,大聲道,“秦兄,你看外邊,這就是咱們收拾好的河山!”
……
從紫禁城出來,秦書淮又去了工部衙署。
巧得很,徐光啟也正在那和工部尚書曾其成喝茶。
秦書淮進去後,曾其成馬上站起來作揖道,笑呵呵地說到,“國公爺大駕光臨,下官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而徐光啟卻巋然不動,只是端著茶盞斜眼看了秦書淮一眼。
秦書淮心裡苦笑,這老傢伙難道到現在都沒消氣麼?不就是一個東廠督公麼,至於讓你這樣?
秦書淮不知道,徐光啟現在氣的還真不是他違反禮制以非閹人的身份執掌了督公之位,畢竟現在全天下都已經接受了這個事情,而且秦書淮就任督公後的所作所為大家都看在眼裡,沒人會覺得他有什麼出格或不利於大明之事,這點徐光啟也知道。
徐光啟氣的是,這個國公爺居功自傲,不把他放在眼裡。
他當初是因為誰被抓進大獄的?還不是因為他秦書淮?
自己出來後,那秦書淮可有來說過一句安撫的話?
還有,自己每天焦頭爛額地幫他趕工紅衣大炮,以及各種軍備,讓他秦書淮一舉擊破韃子,奠定不世之功,可他有來說過一個“謝”字沒?
沒有。
這說明什麼?說明他秦書淮記著咱當初參他的仇!
既然這樣,他身為長者,身為曾經的閣老,又豈能主動去阿諛奉承?
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哼。
別人巴結你,我徐光啟可不會,讀了大半輩子書這點骨氣還是有的。
秦書淮與曾其成寒暄了幾句,見徐光啟很不待見自己的樣子,忙上去拱了拱手說道,“喲,徐大人也在呢,晚輩問徐大人安了。”
徐光啟的臉色好看了些,不過還是不痛不癢地說道,“國公爺客氣了。”
隨後起身,對曾其成說道,“既然有客來訪,老夫就不與你閒聊了。”
說著緩緩向屋外走去。
秦書淮注意到,徐光啟柱了跟柺杖,走路顫顫巍巍的。
老態已顯,而且顯然身體抱恙。
這才想起,如果沒記錯的,這個明末大才似乎死於崇禎五六年的樣子。
而現在已經是崇禎七年了,即便因為武俠世界的原因,他多活了一兩年,但想來也不會再長壽到哪去了。
心道,回頭去系統裡看看有什麼延年益壽的藥,給他送去。這等人才,多活幾年對大明絕對是有好處的。
曾其成把徐光啟送出門後,又回來對秦書淮說道,“國公爺久等了。不知國公爺來工部,可有要事?”
秦書淮很忙,而且也懶,沒事從來不去哪個衙門閒逛,所以曾其成有此一問。
秦書淮見屋內沒有其他人,便說道,“曾大人,本公是想了解下,如今咱們大明國內,有能力製造大型戰船的船塢有多少?”
曾其成笑了笑,“不知道國公爺說的大型戰船,是有多大?”
想了想,秦書淮道,“大約長三十餘丈,寬十餘丈,而且要兩到三層甲板,側甲要覆蓋精鋼。”
在他的記憶中,荷蘭人此時用的,被後世歸納到所謂“戰列艦”的大船,貌似也就只有這麼大。
曾其成想了想,說道,“國公爺說的大抵是三寶大人下西洋時用的‘寶船’那個尺寸吧?這個也不算大。”
秦書淮道,“嗯?曾大人的意思,這個船還不夠大麼?”
“不大,全國至少有三十餘家船塢能做。”
“多少?”秦書淮愣了。
“三十餘家。”
曾其成奇怪地看了秦書淮一眼。
秦書淮聽到這個數字的時候,是懵的。
明朝的造船業什麼時候這麼發達了?要知道一年多以前,全國才只有八九家官營的大船廠能造大船。
問道,“怎麼一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